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3章 黑火药

崩溃,被迫出寨乞活。

但周天王要求对方回去继续抵抗,因为流民大军还没‘刷够经验’——第二座堡寨被炸了五次,流民大军也就组织了五次破城队,把徐家精心构筑的防御工事炸了个稀巴烂。

完事后,流民大军士气暴涨,觉着天下之大,再无任何城池能抵挡他们进攻。徐家子侄则嚎哭不休,直言天道颠覆,社稷将倾。

但周天王没乱杀人,只开了个公审大会,召集村寨的佃户农夫,甄别平日有恶行之人予以处决。

死的人不少,但不是谁都杀。哪怕参与顽抗的徐家子侄、家奴、或地方童生秀才被擒,只要平日没有引发民愤,反而被释放,并未被为难。

徐家两座堡寨被攻破,后续的也就不用周天王自己上了。

流民中很自然出现一批脑筋灵活的基层指挥官。他们虽然都是文盲,但一旦放开胆,学东西很快。

行军、扎营、训练、战法、警戒、饮水、造饭、赏罚,很多人的脑子仿佛大放光明,渴求知识,并勇于实践。

周青峰平日是个极懒散的人,不乐意管杂务。但他下狠心要来当头领,底下的人就认他这种大气硬朗的指挥风格和敢于争先的人格魅力。

连续两座堡寨被破,徐家也很快认怂。

被释放的徐家子侄把新华反贼有破城手段的消息放了出去,逼得知府老爷放弃幻想,老老实实的给救济粮。

徐家在华亭县的二十多万亩田地被强行吐了来大半,由周青峰分给无地的农户。一同被分的还有大量农具、耕牛、房屋之类。

‘圣光’团队没有能力管理新华镇以外的事务,但又不能轻易放弃到手的土地和人口,干脆跟官府和农户达成协议。

地方赋税由‘圣光’负责,松江府不再插手。地方事务则由农户选举自决,‘圣光’做指导和监督。

规则很粗糙,官绅中反对者极多,农户也不知道该如何管理自己。周青峰的工作就是时刻不停的带着几百‘刷了些经验值’的流民精锐,在整个松江府巡游指导。

不会的可以教,不服的就去死。

崔小二因为跟着周天王冲过阵,是第一批被分到土地的人。他原本是流落乡间的破落户,现在是集体农庄的一员,也是被选出来的管事。

周青峰没指望自己随意指派的管理模式能多么公正廉洁,比之前好就行。此外只要官绅的压力还在,得到田地的农户不想死就得站在‘新华’这边。

这是个脆弱的平衡,毕竟利益受损的官绅已经跑去帝都告御状了。但只要它能维持两三年就行——‘圣光’团队两年后就得准备去辽东。

崔小二歇了会,继续干活开挖沟渠。他也不知道集体农庄是个啥,只知道周天王把徐家的‘沉积资产’分给了他。

身上的衣裳,手里的铁锹,嘴里吃的米粮,乃至田地里的耕牛铁犁,都是从官绅的库房弄来的——百姓活的犹如恶鬼,豪门却视而不见,自在逍遥。

周天王对千千万万个崔小二宣传——这都是土豪劣绅从你们身上盘剥去的财产,理所当然归你们使用。

这话听着爽气。

“咱们得多卖力气,好好伺候田地,多打点粮食送给周天王。天王有粮有兵,才能跟官府对着干。”

崔小二作为农庄管事,时不时还得给农户做点思想工作。有些话是他自己想的,有些则属于流动宣传队的教育。

‘流动宣传队’就是戏班子,五六人,十几人就能搭台演戏。萧金浪很注重宣传工作,招募不少乡镇戏班子排演新戏。

不要演什么才子佳人了,演一演百姓的苦吧。告诉地方上的百姓该怎么做?

“除了多打粮食,咱们自己还得练练兵。”挖渠的农户边干活边说,“前几日的戏班子演的好,官老爷欺负我们,不就是咱们太弱么。

各村各镇若是练好了民兵,官府就算派大军来,我们也能抗几天,等到周天王带大军来救。”

“官府敢来?”另一个农户呸了声,“怕个啥?咱们有周天王给的炸药,惹急了就把知府老爷的府城都给炸了。”

“对对对,我们还有炸药哩。谁敢来惹我们,就炸死他。”

想到炸药爆破徐家堡寨的威风,农户们无不哈哈大笑。‘新华’提供的炸药不但用来开挖水利,更是农户手中一宝。

就在此时,松江府城内,鼓动无地农户去新华镇的万公万老爷正在家宅内皱眉苦思。他手里捧着一本书册《纪效新书》,细细研读。

“硝一两、硫一钱四分,柳炭一钱八分。”

“用水三

不想错过《这世界危在旦夕》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