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2章 我是反贼?

村民中的伤者基本发着低烧,有的已经胡言乱语无法控制。但注射青霉素后,过半伤员隔天退烧,其余也在三天内恢复清醒。

此时再看河面上怪异的蒸汽船,只觉天朝老爷兵强甲厚,犹如神灵。

这又是给生产物资,又是救人活命,三百四十多山野村民心情激动,更觉着自己找到强大依靠。

入夜时分,周青峰亲自操作电报机,给在松江的萧金浪发报。

“‘辽东’号抵达鸭绿江口,在丹东振兴区落脚。此地遍布密林,木材和水力资源丰富。请补给舰队带一批水力机械过来,就地解决建材。

远征队在当地发现不少山野难民,询问得知建奴近几个月获得大量铁器和粮食,其提前攻占宽甸,且动用大量火器。考虑是‘联邦’对手已经介入。

难民大多困苦,数量可能破五千。

我已经收容三百多人基本劳动力,有可能的情况下编为治安部队。他们熟悉当地地理环境,会成为我们的极大助力。

另,此地林业资源非常丰富,必要时可支援松江。”

电报交舰长方博确认,两人签名存档,一同转译成莫尔斯电码,发送出去。

每次发电码时,周青峰才理解为什么早期发电报那么贵——用手按键把一个个‘0’和‘1’发出去,实在很费指关节。

电报需要一路接力,通过沿途站点传回去。每份电报接收方还要来回确认,再次转发。收发系统还挺复杂。

等电报传到萧金浪手里,已经过去五六个小时。等老萧的回电到周青峰手里,已经是隔天上午。

“‘辽东’号开局顺利,可喜可贺。后续‘辽’字四舰将不断向丹东运送人员和物资,今后每两天抵达一班,可放心大胆招募当地劳动力。

此外,‘江南’‘中华’两造船厂已建成六座船台,全力大建。机械组完成蒸汽机第一期改进,功率提升到一百马力,煤耗降低百分之十五。

新船型已经完成设计,‘辽’字级完成五艘后将改建新的‘湖’级运输船,吨位提升到一百五十吨,采用平船底增加货舱容积。

松江确实缺木材,尤其缺造船木材。如果丹东能提供林业资源,无疑对我们的造船有莫大增益。”

看了电报,周青峰心中大定。

百吨级的‘辽东’号可以携带六十多吨物资,除了十五吨煤外,剩下都是粮食布匹以及工具。这笔物资在辽东价值万金。

韩瑷带了十几名‘连排班长’跟随周青峰上了‘辽东’号,对这艘大船报以极大震撼。船舱内搬出上百麻袋粮食时,他们更是欢呼到落泪。

粮食,是粮食啊!

有活路了,投靠大明就是有活路啊!

斧头、钢锯、砍刀、长矛、铁锅,大量铁制品也出现了。这能极大改善当地山野村民的生活,有了这些完全可以称雄一方。

因为辽东的势力太穷,除了有股子不怕死的狠劲,其他就啥也没有了。

周青峰向韩瑷下令,任命他为农垦营的营长,带队伐木砍树。伐木越多,粮食铁器就越多。

另外,部分青壮村民被编入部队。他们熟悉周围山野,吃饱饭就是最好的向导,可以带队巡逻。

两天后,‘辽北’号抵达丹东,运来更多的士兵工匠以及物资。方博则指挥‘辽东’号返航,船尾用绳缆拖着七八根刚刚砍伐下来的巨木。

由于海洋屏蔽,丹东这块地方人迹罕至。二十几米的参天大树在海岸边随处可见,大多胸径三十厘米以上,是最好的建材。

可因为交通不便,这里的资源从未得到有效开发。

再过两天,‘辽西’和‘辽南’号同时抵达,接替‘辽北’号。人员和物资的运送变得稳定,并且送来周青峰需要的水力机械和安装工匠。

见到一艘艘大船持续出现,韩瑷及农垦营的村民对天朝老爷的本事是佩服到五体投地。他换上了灰色的两个兜制服,带着饱满热情投入到招募山野村民以及伐木建屋的工作中。

水力机械安装时,韩瑷特意跑去看了。

鸭绿江可不是水流缓慢的吴淞江,水车不能直接放在河道里,必须先挖导流渠,或者利用支流建造,否则会有发洪水被冲走的危险。

这个建造过程不但让韩瑷好奇,其他农垦营的村民也好奇。他们从来没见过。

周老爷来了之后就搞分工,让某个班专门当厨子,某个班专门伐木,某个班专门砍掉枝杈,某个班专门管巡逻。

分工合作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村民们每日吃饱喝足,休息

不想错过《这世界危在旦夕》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