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7章 永远闭嘴

他看不到的视角,远征队正用小恩小惠拉拢民众。

比如运输船送来的纺织品备受欢迎。一千匹棉布,五千双棉鞋运上岸,其价格之低廉就让镇江堡的民众的购买欲望空前高涨。

北方太冷,年年冻死人。多穿点总能熬更久。

辽东民众手里缺钱?没关系,山岭里有的是值钱的原材料。

前脚给归化山民发的工资货币,转手就通过商品又回收。来辽东的公务员被培训过,知道制定什么样的政策能刺激经济,稳定物价,营造和谐景象。

总之廉价的货源在手,不愁当地老百姓不听话。

陈良策是策盘踞镇江多年的‘老辽东’,被这眼花缭乱的手段打的毫无招架之力。

建奴来了还得借助他管理地方,但新华远征队来了就敢架空了他。可他只能叹气,啥念头也没有了。

另一边,周青峰亲自带队,指挥‘蚊子’船沿着瑷河向上游进发。他第一个目的地是凤凰城,也就是后世的凤城市。

与此同时,在宽甸的费英东也利用瑷河水道,迅速朝凤凰城增兵,以为屏障。建奴毕竟是顺流而下,容易些。

周青峰不紧不慢的沿着瑷河逆流而上,每隔十来公里就建个归化山民的村落。

他给村子提供安全庇护等公共服务,换取良好的群众基础,以及随时可取的木柴燃料以及锅炉用水。

远征队的行进策略非常稳健,绝不冒进。从镇江堡到凤凰城的距离不到五十公里,水路加一倍,山路再加一倍。

浅水小火轮本可以一天就抵达凤凰城,可除了前期侦查外,远征队花了大概一周时间才抵达凤凰城附近的草河。

等周青峰决定正式进攻凤凰城,两艘小火轮在草河跟瑷河的交汇处碰到了从瑷河上游飘下来的十几艘木船。

河道狭窄弯曲,双方碰面时已经是无遮无挡,距离不到两百米。

对面的木船看到突突冒烟的小火轮,立马有人高呼大喝,指挥士卒划桨加速,想借助上游向下的速度优势,以多欺少,夹击而上,打远征队一个措手不及。

周青峰在一艘小火轮的船头稳稳站着,不用望远镜就能看到对面十几艘木船上个个剃成秃瓢的脑壳。他对后头操控轮机的水兵喊道:“前进十,方向不变。”

“前进十。”水兵大声重复,“方向不变。”

“发现十四艘建州部小型船只正向我方扑来。准备战斗,装填炮弹。”周青峰也大声喊:“其余人员检查弹药,自由射击。”

远征队的炮组站出来,扯去覆盖在船头的炮衣,露出一门固定在甲板上的前膛青铜炮。炮手们从船舱取出弹药和推弹杆之类工具,快手快脚的向炮口装填。

这炮就是一门放大的燧发枪。口径60毫米,倍径20,发射实心弹和榴霰弹。有效射程两百米,太远了炮手打不准。

二炮手从弹药箱里取出纸壳炮弹,直接塞进炮膛。三炮手抓着推弹杆,把炮弹捅到底。一炮手安装好了引火药,转动炮架上的高低机和方向机,让炮口稳定瞄准。

整个过程中,一炮手还得估算敌我距离,确定提前量,选择榴霰弹引信。一切就绪后,他大喊一声:“火炮准备完毕。”

周青峰就在炮组后,冷冷看着对面抓着刀斧大喊大叫的建奴。对方将耀武扬威视作战斗力的一种表达方式,显得非常吵闹。

“开火吧,让那些白痴永远闭嘴。”

不想错过《这世界危在旦夕》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