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2章 半路碰撞

那晓得破关只花半个钟头。

最前头带队的排长充分发挥己方火力优势,并果断实施爆破流程。要不是导火索耗时太长,战斗过程还能再快些。

拿下镇朔关后,战局发生大变化。关口向南过大背岭就是宽甸,直线距离十二公里,行军半天就能到达;

向东北就是建州部的地界,一路经过‘灌水’‘二台’之类的村寨,过阿布达里岗就能抵达赫图阿拉,直线距离大概一百公里。

现在黄台级和费英东等人率领的一万多大金兵马等于被堵在了宽甸,周青峰和陈定对其进行南北夹击。

随着镇朔关的逃兵返回宽甸堡,镇守此地的建州贵族们大惊失色。没谁想到己方跟赫图阿拉的陆路联系竟然这么快就被切断了。

宽甸六堡均是辽东边墙的的延长线。除新甸在西面外,其余在宽甸南面。

陈定带队从蒲石河直达宽甸,这已经让黄台级等人非常难受。没想到周青峰更狠,上岸就把镇朔关拿下,背后捅上一刀。

为堵住对手南下,黄台级立马鼓动莽古尔泰,“五哥,新华军北路来袭,势不可挡,非得一员猛将才能拦得住。”

‘野猪皮’诸子中,莽古尔泰堪称最勇。他和阿敏一般脾气暴躁,冷血无情,有那么一根筋的愣劲。

宽甸堡的军议大帐内,黄台级指着宽甸北面的灌水镇,“五哥,必须得有个人去镇守此地,而且要快。一旦这里被拿下,我们真的被堵死了。”

莽古尔泰重重的‘嗯’了声,倒是爽快答应,“好,给我三千人马,我去守灌水镇。”

费英东在旁边冷着脸不说话,这位帮助努尔哈赤开国的老大臣感到浓浓的危机,是过去上百年前所未有的。

明代辽东一直不安宁,边患不断。女真人也不是只有努尔哈赤才闹事,而是一直闹事但只有努尔哈赤闹成功。

过去不管女真各部头领怎么闹,明国边军并不怎么管,就算派兵来打也不会过于深入,杀百把人应付差事便是。

辽东穷苦,打赢了也没啥收益,死点人反而腾出空间。在费英东这等老人看来,新华汉人打到宽甸也差不多该收手了。

不是说要砍木头吗?

鸭绿江边的木头还不够你砍?

这咄咄逼人的架势,哪里是要砍木头,我看你就是要砍人头。

目前情况颠覆费英东所想,新华汉人完全拒绝跟大金做任何沟通。他派去联络的使节没有一个回来的,仿佛去了就被宰。

对方没有任何要谈的意思,就是想要大金完蛋。

灌水城池小,远不如宽甸坚固。想到对手兵锋犀利,费英东对莽古尔泰道:“你把马军全带上,寻开阔地冲几波。”

马军?

女真人是渔猎民族,不是游牧民族。他们的马军其实是骑马步兵,不擅长冲阵。只有北面的叶赫部跟蒙古人沟通较多,才会玩些冲阵的把戏。

“带上马军也好,至少去的快些。”黄台级也没意见,“只是注意灌水镇就在瑷河边,新华水军的炮船非常厉害,记得别太靠近河边。”

莽古尔泰再‘嗯’了声,连夜带着三千步军和一千马军向北出发,前往瑷阳堡南面的灌水镇。

就在这位正蓝旗主自觉果断时,周青峰也带队走出镇朔关,南下灌水镇。

‘灌水’之名来自其北面山岭中有三条小河在此汇入瑷河,山野中有数不清的泉水溪流,地形复杂。

有侦察兵骑马前出十公里,充当指挥官的眼睛。大部队则举着火把在山道上蜿蜒前进,犹如一条夜间游动的火龙。

莽古尔泰想来抢灌水镇,周青峰则要抢灌水镇南面通往宽甸的山道。后世辽宁的S202省道就从群山间少有的河谷地通过。

黄台级自觉反应快,接到败兵通报立马出动。莽古尔泰隔天就能抵达‘灌水’,说不定还能夺回镇朔关,恢复跟赫图阿拉的联系。

可鞑子快,周青峰也不慢。

镇朔关的败兵逃回宽甸时,新华远征队的侦察兵就跟在后头,并持续回报信息。确定敌人沿途疏于防范,一直慢腾腾的周青峰拿下关口后带一个步兵营迅速轻装南下。

山区道路起伏不定,狭窄弯曲,四轮马车跑不开。为了加快速度,周青峰连火炮都不要了,只让王信带剩下的步兵营和归化营跟上。

当莽古尔泰离开宽甸,周青峰的步兵营就抵达‘灌水’;等建奴马军快速北上,他已经得知敌人出兵,选择在‘灌水’到宽甸的‘S202省道’上构建野战阵地。

新华步兵一个营就三百人,周青峰

不想错过《这世界危在旦夕》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