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九十七章,趁热打铁

引信战斗部,还行,配制得很齐全。不过唐华特地在沈阳下车可不是为了做个例行生产检查。“老黄,三三十八厂东区你们继续做下去就行了。要不,咱们现在就去西区看新家伙?”

三十八厂西区,也就是原来的航空修理厂主要厂房所在地。除了密集的厂房和仓库,这里还有一条2000米的飞机跑道。毕竟飞机大修厂,出厂的飞机是要经过试飞才能重返部队的。

几个月前,唐华问空军要两架图-2,再要几架滑翔机改为拖曳靶机,用来做防空导弹的实弹打靶测试。刘业楼皱皱眉头,虽然原则上是同意了,但还是表示出对拖靶的母机的安全性的担忧。

唐华回来考虑考虑,也觉得有一些问题。自然防空导弹系统的火控雷达是不会照错的,一千米长的缆线,靶机和母机差一千米的距离,在8公里以内,雷达还是比较容易分辨出来的。

但是万一操作手就是搞错了,雷达对着母机直照呢?

除了操作手犯错,还有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导弹出错。实弹打靶会经常有导弹尾追靶机的时候,如果导弹尾追靶机,而无线电近炸引信又没有被靶机的电磁信号回馈触发,导弹超过靶机继续往前飞,那可就钻到母机附近去了。

还是无人的遥控靶机最安全。

在给黄志千发电报,询问空军第三十八厂的仓库里有没有什么日本鬼子库存的旧货,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唐华就给黄志千下了个任务,就地取材制造五六架遥控靶机。

汽车开进三十八厂西区,一个机库的大门已经打开。

“这是……这不就是中岛91式战斗机么?”唐华看着机库里的无人靶机乐了。

中岛91式,1928年日本陆军研制的上单翼战斗机,虽然是从双翼机进化到单翼机了,其实飞行速度才300公里/小时。

1931—1934年日本共生产了320架中岛91式,30年代初期在关东军配属了不少,而且在1937年突然全部退役,所以在沈阳的飞机修理厂找到几台中岛91式的发动机应该是不难的。其实黄志千找到的不只是中岛91式的发动机,还找到了很多散装的破烂中岛91式战斗机机身构件,发动工人一阵攒,就攒出了第一架靶机。

“这种飞机我们在三十八厂找到的废旧零件最多,”黄志千说,“就目前挖宝挖到的成果来算,一共可以组装出三架中岛91式无人靶机来。另外还能组装出一架三菱九二式侦察机、一架川崎九二式战斗机。”

这就好玩了,都是30年代初期的老古董,既然黄志千说能做,那组装好的飞机肯定可以再飞起来。唯一的问题,就是这些靶机速度有点慢,最大飞行速度两三百公里/小时,美国的喷气式战斗机,在低空飞六七百公里的时速也很常见。不过因陋就简,就顾不得这么多了。

为了搞无人靶机,黄志千申请在三十八厂成立了一个无人驾驶飞机研究室,这也是三十八厂/沈飞的第一个飞机(含靶机)研制设计部门。

“自动起飞控制系统,按你的设计概念图做的。”

“遥控机。飞机屁-股的天线是无线电接收机。”

“半自动的飞行稳定控制系统。”

唐华一个个系统看过去,这个时代的无人靶机,那就是一个遥控航模,大号的航模。

为了缩短研制周期,其实也是简化设计,唐华让黄志千不要搞着陆系统了,直接绳网回收。毕竟这三款靶机速度最快的才300公里/小时,它们起飞/降落的最低速度可到100公里/小时左右,重量1吨多点儿,绳网直接就兜住了。这不断缩短了至少一个月的研制周期,还能让靶机便宜不少。起落架和着陆遥控电路可值不少钱呢。

给中岛91式无人靶机装上一点油,三十八厂的工人把靶机拖出机库,拖到跑道的起飞点。用摇把启动,等飞机发动机“突突突”地动起来之后,工人赶紧撤离。黄志千就摁着遥控器,指挥这架老爷机加速升空。在天上转了几圈,用望远镜可以看到靶机上用来表示油量的灯从闪绿光变成黄光再变成红光,说明油快烧完了。在跑道一头遥控飞机的黄志千就让飞机降下来,一头扎进降落减速用的绳网。

“老黄,1月2号,元旦过后就动身,时间节点千万记住了啊。”

靶场在北京十三陵,当然要把所有的靶机都装箱打包,火车运到北京再组装起来。

沈阳造靶机,但下一批打靶测试的导弹目前还不是沈阳生产的,是在大连。

说起来,刘鼐已经在大连蹲点两个多月了,可能还要继续蹲下去。朝鲜前线战斗这么激烈,大连的军工生产压力

不想错过《回到民国当小编》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