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大。
“唐部长,从12月起,40火和108火的产能基本上就能满足前线需求了。你这次来,是不是又有什么新奇武器要搞?”
唐华:“这……暂时还没有想法。不如看看前线作战的指战员有什么反馈?”
我就是来看看防空导弹最后一批打靶试验弹备齐了没有而已……
“反馈还能有什么,一片叫好呗。去抗美援朝的都是百战老兵,用过的枪炮多得很,一对比,那对40火、108火就只有夸。不过要说想法……前线指战员没有,我这边……我倒是有一个。”刘鼐摸摸自己脑袋,“就这个步枪。有什么法子能让步枪打得特别准?”
“你是说打得又远又准的步枪?”唐华大为惊奇,不过再想想觉得这也很合理。刘鼐在根据地兵工厂做的最著名的一件事,就是由李强牵头,他
实际操刀,在根据地的小作坊修造厂里自制了八一式马步枪。所以说刘鼐实际上是个枪迷?
“不瞒你说,老哥我的枪法还是可以的,在根据地兵工厂我兼职试枪员,修的造的枪,出厂前我都要打上三发。”
“那就太好了,这个有意思。”唐华笑了,“行,就搞这个!不过,没那么快。”
众所周知,1950年中国是没有光学仪器生产能力的,连军用双筒望远镜都生产不了。好在还有伟大的社会主义大家庭,还有东蔡——蔡司耶拿,因为二战而被一拆为二的蔡司公司东德分公司。
唐华觉得自己或者说中国重工业部门已经成东蔡的大客户了。50年初就去订购无线电制导炸弹系统的瞄准镜,接着是夜视仪/红外系统的光学器件,都是一大批一大批地买,现在还要加上狙击步枪瞄准镜。
简单写了个8倍光学瞄准镜的规格需求表,特别提到要定制20毫米宽度的横向槽螺帽紧定装置,先发给北京,让周宽拿给王大衍细化,再交给外贸部发订单。
狙击步枪用什么口径……其实也没得选。
12.7毫米子弹不考虑。虽然大连建新公司在生产美式12.7x99弹,可能要转产苏式12.7x108弹,但现在唐华还没有信心把12.7毫米步枪的重量降低到人力可以方便携带的程度。
8~9毫米的弹药,现在找不到。只能在7~8毫米的传统制式步枪弹药里选。
7.92x57弹丸太重,初速捉鸡。日本6.5、两种7.7弹更渣,直接排除。
美式7.62x63倒是挺好的,可不是我军大规模生产装备的型号。
只能选苏式7.62x54r。
接下来就没什么事可做了,大概也就是让刘鼐盯一下刚刚建立的苏制7.62x54r子弹生产线,看有没有可以抽调出来的特别优秀的熟练工人。其他等几个月后东蔡的货到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