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91章,文字改革与信息化委员会

才搞懂了计算机存储汉字的道理。……六七千个常用汉字是不是太多了?我搞了很多年基础教育,我发现只要掌握1500个汉字,人们就可以应付绝大部分的日常文字工作了。如果你们确实有困难,可以先做一个1500汉字的基本汉字集合。”

唐华:“叶老,别这样……嗯,这样说吧,使用计算机的人,目前以及未来好几年,可能都是受过高等教育或中专教育的

人,他们使用计算机完成的工作,肯定不会是像小学毕业生那么简单。六七千个汉字的集合,目的就是要能够保证理工科学生在完成他的本科学业和硕士学业时,计算机里可显示的这六七千个汉字仍旧是够用的。”

叶圣陶:“唐院士,照这么说,计算机只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能使用的机器?”

唐华:“最近几年可能是这样,但计算机未来会越来越便宜,数量也越来越多。大概二十年后,计算机就会成为一件很普通的日常工具。那时候计算机的使用也更简便,不一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能掌握,普通人也可以使用。”

季羡林:“刚才你说的是理工科的本科生和硕士生,那么文科的大学生是不是就和计算机没关系了?”

唐华:“……这个,回答和上一句一样,只是最近几年。而且文字改革协会之前也有过倡议书,在法律专业、会计专业都不提倡用复杂深奥的字,另外政府公文和公告也是一样的,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文科专业都不能使用计算机处理文字信息。而且,季教授,我保证五年之内计算机将可以容纳得下三万多字的汉字全字库。”

季羡林获得了基本满意的回答,不过还是半开玩笑地说了一句:“我这个东方语言系的教授,看来是要暂时被你忽略喽。”

唐华也笑着说:“而且我肯定不会成立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的制作小组,要想开发这些语言文字的字模,让那些国家自己搞。”

季羡林:“说起来,像印度土耳其伊朗这种国家,他们全国上下估计都没有一个人知道什么是计算机,怎么搞?到时候不但梵文、巴利文这种古文字无法传承,现在正用着的印地语,也要被计算机排除在外。”

唐华:“那他们就被信息化时代的第一列火车抛弃了。很遗憾,也有点残酷,但这是……历史必然。”

……

季羡林的话提醒唐华得把控计算机硬件研发和汉字系统研发的进度,这两头的研发时间最好统一起来,不要互相拖后腿。

马上要问世的t52计算机有crt显示器,t53预定1953年2月推出,来不及装汉字系统了,所以应该是t54,1954年2月。

到时候t54计算机加上480x320分辨率的crt显示器,可选16点阵或24点阵汉字系统,达不到出版水平,但打印公文的需求可以满足。点阵字体本来就和针式打印机是绝配。说起来t54计算机现在还在犹豫是上集成电路还是用高频晶体管,或许到时候会开发两种版本,一种藏起来一种外卖。

t53没有汉字系统,那么就加入图形系统?1m硬盘?这两种新功能新硬件貌似都很有诱惑力,到时候看哪个技术更成熟、生产成本更让人满意吧。

至于5年之后也就是t56计算机,32000字字库或许会作为排版计算机/文科僧/文科叫兽计算机的选装软件,但这不是关键。

最关键的事情,是1956年2月之前搞出激光照排和激光打印系统来。要不然,用大字库+矢量字模集来干啥用呢。

虽然几种标准矢量字体和特色字体是要在汉字简化方案、常用汉字表出台之后才开始的工作,但委员会的委员和特邀顾问们对这个工作可是感兴趣得很。虽然要从事在16点阵和24点阵的图上画出几千个汉字这种辛苦的工作,画出来之后还要由几位书法名家一起品评这个字写得好不好、要不要调整一下,但书法家们已经自觉开始写楷书和自己的特色字体了。

这些工作倒是可以随时并行,比如沈尹默和启功现在就已经自觉拿起毛笔在一张一张的方块纸上写汉字。当然离矢量字体的开发还早,这些写好的(每个人)几千张方块纸就暂时在档案柜里放着。唐华知道有些事是得提前做,晚了就来不及了……比如齐白石老先生(1864-1957)。

……

“吴老,这么快第一版常用汉字表就出来了?”

唐华拿着厚厚一叠纸,很是意外。

“这只是我们几个人碰头商议后出的第一份草稿,”吴玉章说,“草稿当然不是定稿,草稿出来之后要多找些人,在尽量大的范围内进行讨论,

不想错过《回到民国当小编》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