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三十六章,“海鹰”-1的首秀

是可以的。当然,夜间即使有雷达引导,要拦截轰炸机也挺难的。这东西在凌晨5时以前就是个壮胆效应。

五艘军舰上,不但对海/低空搜索雷达已打开,127毫米高平两用炮和40毫米“博福斯”配用的火控雷达也开机了。然而,几分钟前从雷达屏幕上消失的6架中国轰炸机现在在哪里?

第七舰队司令部,约瑟夫·克拉克中将给艾默生舰队发出指令,也给在台湾的军事顾问团、民国空军司令同时发出了电报,告诉他们大事不妙,马上起飞战斗机。

按以往程序,国军的空军夜间执勤的小队很快会起飞f-86,在艾默生舰队上头绕一绕。

但5分钟过去了,10分钟过去了,国军空军一直呼叫不上。再过20分钟,如果还呼叫不上,就该授权美军顾问团的空军上校接管两个国军基地的指挥权,由美国人指挥国军的战斗机升空了。

国军空军还是毫无回应。

到是艾默生舰队又来了一封电报,不是从“曼彻斯特”号轻巡洋舰上发出的,而是从编队的驱逐舰“古尔克”号上发来的:

“巡航舰队遭到不明攻击,‘曼彻斯特’号、‘谢瓦利尔’号被击中。”

……

6架中国轰炸机在雷达视野中只消失了7分钟,当轰炸机重新出现在“曼彻斯特”号视野内时,双方距离已不足40公里。轰炸机很快重新爬升到1000米的高度,并继续接近。

“……发现信号源,中国飞机在用雷达对我们进行连续波照射!”雷达告警器最先发现不对。

“图-2掉头返航了。”

“一定是那种带火箭发动机的制导武器,是导弹!”

“曼彻斯特”号最先反应过来,右转舵将自己的航向对着中国飞机的方向——应该也是导弹来袭的方向。能正向开炮的高射炮共有1座双联装127毫米炮和几座40毫米、20毫米机炮,虽然只占全舰防空炮的一小部分,但总比暴露大侧面好点。

一万多吨的轻巡洋舰刚把舰首调转过来,天上就出现了好几个亮点。速度太快,127毫米炮无法反应过来,40毫米、20毫米炮乒乒乓乓地朝这些小亮亮点开火,然而并没有什么用。

“海鹰”-1空舰导弹在200+米的高度保持平飞,当导引头捕捉到海面战舰后,从大约800米开始向下俯冲。尽管“曼彻斯特”号是舰首对敌,第一枚“海鹰”-1还是准确地命中了目标的左舷——入射角太小,导弹速度也没有快到炮弹那种程度,所以被弹开。不过这种烈度的撞击仍然触发了导弹战斗部的引信,在距离舰体几米的地方,导弹爆炸了。

第二枚“海鹰”-1打在了第一座主炮塔的炮盾上,作为轻巡洋舰“曼彻斯特”的主炮塔正面还是有点儿装甲的,导弹在炮塔表面爆炸,三联装主炮有2门炮损坏,但炮塔内部没有被毁。

第三枚“海鹰”-1还是和前两枚一样,校准降高俯冲,从正面钻进了“曼彻斯特”号的舰桥。

盖尔·艾默生准将卒。

……

6架图-2投射的12枚“鹰击”-1导弹打击的是“曼彻斯特”号和基林级“谢瓦利尔”号,真可惜,还没有火力协调分配系统,导弹的导引头优先打击雷达信号最强的目标,如果雷达信号差不多一样强,就打击前方最正中那个目标。

没有导弹被防空炮拦截。7枚“鹰击”-1飞向“曼彻斯特”号,4枚命中。5枚飞向“谢瓦利尔”号,3枚命中。

“曼彻斯特”号炮塔正面中一枚、舰桥中一枚、127毫米副炮左下方的舱室中一枚、舰前部左舷中一枚但是被弹开。命中舰桥的那枚导弹彻底摧毁了“曼彻斯特”号的指挥机构。

“谢瓦利尔”号则没有完全转到舰首对敌——虽然它是一艘驱逐舰,转弯半径更小,但“谢瓦利尔”号接到转向的命令后,舰长下令转向下晚了。“海鹰”-1飞到时,虽然略有些角度,但导弹还是对着舷侧打过去的。三枚导弹有两枚打在舰体中部,一枚打在中前部舷侧。中部的烟囱被毁迫使“谢瓦利尔”号关掉了一半的锅炉,打在中前部舷侧的导弹撕破了舰壳,造成“谢瓦利尔”号大量进水。

五艘军舰满载总吨位近三万吨,半小时前还在台湾海峡内耀武扬威,现在整个编队都不得不停下来处理两艘重伤舰。

……

“反舰导弹的工作原理就是这样的,飞机用雷达不断搜索海面,发现敌舰之后,飞机上的小型计算机根据本机的航向和敌舰的航速航向,计算出3分钟之后敌舰会处在什么位置。把这个参数输入到导弹中,然后发

不想错过《回到民国当小编》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