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导弹。导弹就向着计算出来的这个点飞去。”
北京战情中心,唐华在桌上摆了小号的军舰、轰炸机和导弹模型,向主席、总司令、总理、邓书记讲解反舰导弹的作战过程。
“我们这个导弹射程是36公里,而美国军舰上的高射炮最远射程10公里出头,有效拦截的射程才几公里。夜间常凯申的战斗机又不好拦截,因此发射导弹的轰炸机是绝对安全的。导弹
的速度差不多是轰炸机的两倍,是军舰的十几倍,所以导弹飞行30公里之后,军舰再怎么拐弯也逃不了太远。这时候导弹就打开它自带的导引头,看看军舰具体的位置究竟在哪里。导引头发现军舰的位置之后,就控制导弹飞向军舰,撞上去,爆炸。”
“就是说,我们的轰炸机出击,就只管放导弹,放完导弹大摇大摆返航,海面上的敌舰只能被动挨打,根本没办法击落我们的轰炸机?”总司令问。
“是的,除非敌人在天上也有战斗机,而且它要可以在夜间作战……那是另外一个话题了,”唐华回答总司令,“但如果敌人天上没有飞机,只有军舰,那他们就是完全被动的。”
“常凯申和他的空军总司令还有空军指挥机构之前被一锅端了,就算他想拦截,也没法派出飞机拦截我们的轰炸机。”总理也在回答总司令。
主席听完唐华的讲解,自己又看了面前桌子的模型很久。“小唐,这个导弹,是我们自己设计和制造的吗?”
唐华:“导弹的总体设计……是我,气动布局设计和修改是112b厂的总工黄志千。导弹主体结构由112b厂也就是沈阳导弹联合体生产,其中的制导系统由电子信息工业局下属工厂制造,战斗部也就是弹头由奉天兵工厂制造,引信系统由建新公司制造,固体推进剂由大连化工联合体生产。还有,导弹制造出来以后的测试,初期测试是在乌梁素海导弹试验场进行,进入后期的实弹打靶环节,是在渤海湾试验场进行的,这个渤海湾试验场是由我们海军和苏联海军旅大基地共同建设和维护的。”
……
澎湖列岛以北。
4艘大型导弹快艇在海面以16节的低速航行。
大型导弹快艇是由苏制p6鱼雷艇的艇体改过来的。木质结构的无断级滑行艇最高航速能到40多节,16节其实就是在慢慢爬行的状态。
导弹快艇中队长陈佑铭一直呆在无线电室,刚才空军第一波打击的战果已经初步统计完毕,由厦门前指分发通知了鱼雷艇中队。
美军和常凯申的5艘军舰有2艘中弹,其中包括最大号的那条巡洋舰,据说两舰伤得都挺重。这消息对陈佑铭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敌舰还剩三艘,应该都是归他的导弹快艇了。
“前指命令,我中队加速进入攻击阵位,准备导弹打击!是萧司令员下的命令!”电报员将手中的电报纸高高扬起,对中队长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