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句话成为一个学校的办学方略:‘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
“作为一个高等院校,自然育人为本,用你们‘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为指导,培养优秀人才建设国家。”
“如果说科技是强盛之基,那么创新就是国家进步之魂。17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多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力量格局。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
革命主导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
“除了育人和创新,还要谈责任。为学者不光要志存高远,而且还要身体力行,在实践中展现自己的知识与品格。只有实实在在地行动并在行动中勇于开拓创新,将知和行、理论和实践、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起来,才能算是一个纯粹的、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
中南工学院的开学典礼过完,唐华又顺便去了中南水利学院——这是1952年11月的暂定名称,现在已经改叫武汉大学水利学院。
再后来武汉大学水利学院会变成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简称水院。最后到21世纪又和武汉大学合并。
唐华来水利学院是因为武汉长江大桥的首席设计师、苏联专家西林也在这一天来武汉大学水利学院。
“康斯坦丁,您好,我就是隔空和您交流过几次的唐华。”唐华上去用俄语和西林打招呼。
西林和唐华握手,“见到你太高兴了。在我们未曾谋面之前,您就两次帮了我的大忙,在此表示郑重的感谢。”
唐华:“您正在建设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是您在帮助中国,而我帮助您,其实也是在为同一个目的。”
“可惜彭敏局长今天没有来。他总是在很忙的状态,”西林说,“彭也希望和您见面。”
“我在武汉还要呆一段时间,会有机会见面的。您来水利学院是学术交流还是做讲座?”
“应该算是讲座,关于水利工程的一些技术新进展。如果管柱钻孔法实施,我还需要更多的工程设计和技术力量,想在这所大学里找助手。”
唐华:“如果要找助手,我倒是有一个建议。在你曾经呆过的东北,最近有两个铁道兵师刚刚从朝鲜撤回国内,在那里找,一定能找到中国建桥经验最丰富的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