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十二章,杀一只狗庆祝

法国倒是签字了,乖乖地自己团成一团,化为球形,骨碌骨碌从越南滚蛋。

美国没有签字,1954年就往南越派了650人的军事顾问团,此后逐年增加,到1963年美军在南越的军事顾问和支援部队达一万六千人,乒乒乓乓地搞斯特里计划、战略村。然后1964年东京湾事件booom引爆,开干。

真是何苦呢。按照1954

年的日内瓦协议,南北越就这样分家多好,对美国好,对中国也好。

对越南也好。北纬十七度线那地方越南国土就是窄窄一条,南越北越很容易隔离,在军事分界线上挑事的可能性不高。

现在的不同之处是,今年初美国军方高层在听证会上明确表示,不赞成派遣海空军力量到越南作战和驻扎。这意味着美国基于朝鲜的教训,在中国周边会采取更谨慎的力量投入政策,那么日内瓦会议最后的结果存在着很大的未知数。

……

长春光电子研究所。

日内瓦会议要开两个多月,唐华当然不会在北京等结果。

“光学系统我们在做的是两个方案,一种是氦-镉激光器产生的蓝光,波长是441纳米;一种是氩激光器产生的紫外光,波长是351纳米。”

王大衍向唐华介绍现在的样机。“因为光电子所的人手有限,所以我们把重点放在了蓝光的光学系统上面,也就是现在的这一套样机。紫外激光的光学系统还在图纸设计阶段,另外适合于紫外光的光学玻璃透镜组,隔壁长光也还没有确定下来。”

唐华:“能把蓝光的光学系统做好,已经是飞速的成就了。我还以为实在不行又得去找东蔡呢。”

王大衍呵呵笑道:“还凑合吧,这两年我花在隔壁的时间比在光电子所还长,不过长广也还算是争气,没有拖后腿。他们最后定版可用的这一套透镜组,是半年前就开始磨的。”

长春光学仪器厂接受的是喀山光学仪器厂的对口援助,从仿制苏六双筒军用望远镜起步,苏六然后是苏八,然后更高级一点的光学镜,中间突然蹦了一下,硬是把激光光学透镜组给磕了下来。

听王大衍的描述,长光是集结了熟手和高级技工,一点一点地手工把这个东西啃下来的。

然而……管它呢。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就算以后量产了,这东西的产量也并不是很大,允许在现代辅助工具帮助下的手工制作。

一切准备就绪,所有人来到试验台前面,王大衍按下开关,启动了激光器。

氦-镉激光器产生一束工业级别的大功率蓝光。试验台上是一大堆用金属梁臂结构固定得异常结实的透镜和棱镜。蓝光先被扩大,然后反射,然后被另一个透镜从发散状改平行,然后再次折射……

最后,从终端射出来的激光已成了直径100毫米的一个筒子,标准的圆形光柱。

由于激光器本身的结构,启动之后从里面出来的激光都是一小束。长春光电子所和长春光学仪器厂做的这套光学系统,目标就是把这一小束激激光扩散成一个直径100毫米的光柱。这个光柱不但要保持原先的几乎绝对的指向性,而且光柱每一个区域的功率都要绝对均匀。

王大衍再在终端射出的光柱上加一个棱镜反射镜,试验台向下射的光柱改成向左平行射出,射向墙上一块埋设了散热器的区域。唐华和王大衍戴上墨镜,走到墙边看,这个蓝光柱虽然在空气中又走了十几米的距离,但还是一个完美的圆形,直径还是分毫不差的100毫米。

成了!

王大衍、唐华、实验室所有人击掌庆祝。“重大成果,老规矩,”王大衍说,“杀一只狗庆祝。”

……

长春光学仪器厂。

在长光视察、表彰先进。唐华和王大衍走到仪器厂边上正在建设的光纤厂工地。

“赵忠尧老师和他的队伍是3月2日回北京的,他回去的时候,工地刚开始铲地皮。现在过去两个月了,虽然还是没有楼房竖立起来,但已经到处是建筑工人和建材,”王大衍说,“明年的4月,光纤厂就要试试量产光纤了。”

唐华:“光学玻璃组,现在炼出来的玻璃还是10db级别吗?”

“略低于10db,但离你说的4.5db的目标,可能还得一段时间。”

唐华:“今天的重大成果,你知道意味着什么。”

王大衍:“长春又要建一座新厂了。叫做……光刻机厂?”

唐华点点头,“如果广义来说,接触式和非接触式光刻机都叫光刻机,但我还是觉得,非接

不想错过《回到民国当小编》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