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上半年的工业生产数据后,唐华先在总值中减掉了计算机和各种电子产品的产值。把传统制造业和矿业的半年产值单独核算,得出的增长率结果也是高出20%不少。
去年工业增长20.1%,传统制造业和矿业的增长率是百分之18、9的样子,就感觉像是一辆0.8l的qq在高速路上飙出了时速120公里。这握方向盘的手都有点发颤,打算第二年稍微缓一缓。结果来年一看,得,时速到了一百三。
不过唐华顶多算是在副驾驶位。握方向盘的、手颤得最厉害的是谁?总会计师。
国家计委成立后,原先总会计师的中央人民政府财政经济委员会撤销并转移到国家计委,现在是国家计委财政金融计划局。
“1953年,一五计划完成编制的时候,要求工业计划产量每年增长15%,整个一五执行完毕之后全国工业生产能力翻番,这个数字倒不是说不能超越,我们编制计划的时候留了一些余地。但是去年实际增长20.1%,今年上半年超过了25%,这让工业各门类之间的协调还有工农业的协调难度增加得太多了。”
总会计师说自己的意见,主要还是落在了财经上面:
“财政收支平衡问题。现在中央一方面必须保有一定数量的预备费,一方面又准备在年度计划中增加可能的投资。五年计划中,1955、56、57三年的预备费只有38亿元,占财政支出的4%,是很少的,不能再减少了。”
“还有社会购买力与商品供应量的平衡问题。按现在的速度发展,1957年社会购买力会增加到550亿元,而生活消费品和农业产品的供应总额仅为500亿元,供求差额50亿元。”
社会购买力增加就是随着工业化的铺开,工人数量越来越多,工人的工资比农民的货币性收入高得多。手里钱多了,市场上没什么商品可买,就会潜藏着cpi上涨的风险。
从河南省委书记调任国家计委委员的张溪跟着说了农业方面的问题:
“陈副总理刚才说到了农业产品的事情,农业生产是计划中最薄弱的部分。五年内农业总产值每年要求增加5%,去年农业总产值增长率是5.1%,虽然是达到了计划的增长率,但相比工业产值大幅度超额完成任务,农业有些滞后了。”
“在不可能增加许多灌溉面积,同时提高单产又受到农具、肥料等条件限制的情况下,生产的增长只能靠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
……
“我来说一下工业劳动力的情况,”李复春说,“实际上,我们执行招工计划时对原先的数据做了重新计算。去年和今年上半年工业产值都比预期的高出一截,但是新增的干部和工人数量,反而比原计划的少了3%。这方面老习和老薄是知道的。如果按这样的高效率人力配置来发展,到1957年社会购买力不会增加到550亿元这么多,我们的估算是530到540亿。”
“是的,复春来我这儿砍过几次干部指标。我觉得,重工业和机械工业这边的人力高效化、精简班子的搞法,在轻工业、还有政府机关也可以推行。”
总理:“招工数量和干部数量压缩下来了,我们的城市化率的进度就没有原先那么快了。”
总会计师:“农民招进城拿国家工资,他就不生产粮食了,但还要吃粮吃肉,也就是说一个农业的生产者不见了,多了一个农产品的消费者,对农业产出就是多了一份压力。人力高效化配置肯定要搞,最好是扩展开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也是一五计划的主要目标之一。”
人力配置高效化的始作俑者是唐华……
见几个人都在讨论这个话题,唐华得发言了。
“一五计划执行到后期,产业工人的数量还会加速上涨,我们给定的城市化率目标仍然可以实现。就像陈副总理说的,节省粮食节省财政支出,在不要那么多人员的前提下反而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延安我们搞大生产、搞精兵简政,现在进了北京为什么不搞呢?当然还要继续搞。”
说话的是主席。
“在延安精兵简政,到了北京就机构层层叠叠,冗员一大堆,那怎么得了。我们也没有富裕到这个地步。”
……
“张副主任刚才提到,农业提高单产受到农具、肥料等条件限制,这方面其实是工业部门的义务。”
唐华继续说工业的事情。
“我们现在特种钢厂都建起来了,农具如果还出现短缺,那是计委的计划执行不到位,在下半年应该调整这方面的生产。还有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