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十九章,不要催,在做了

肥料。现在五个合成氨-尿素联合厂已经投入试生产,今年的种植周期是赶不上了,但1955年的春耕能赶上。五个厂的年产氨是25万吨,从1954年9月到1955年3月,一共能生产出15到20万吨尿素。那就是能换来一百多万吨粮食。”

“但还有一个事,”唐华说,“现在粮价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如果是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生产,农民可能不一定愿意使

用化肥。化肥应该在部分国家补贴差价的前提下,供应给实现了初级农业合作化的农村地区。”

张溪:“尿素每公斤的成本价是多少?要补贴多少?”

总会计师:“如果之前的耕地只有农家肥,在每亩加用5公斤尿素时,小麦可增产大约50公斤,水稻可增产55公斤。增产获得的收益是3.5到4元钱,而尿素5公斤现在的出厂价也是3.5元。我们打算每公斤尿素补贴三四毛钱,这样合作社的农民使用化肥之后,他还能感觉比以前种地要多赚一些,使用化肥就更有积极性。”

“这笔钱我们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才拿出来的,每年25万吨尿素,全下发到农民手里,可就是2.5亿元的补贴额。”

总会计师:“老薄,这笔钱拿出来是会有收益的。我计算过,尿素下发使用之后,因为粮食产量增加,全国农业产值都能增加0.5个百分点。”

……

唐华:“合成氨-尿素联合生产线还有改进提高的余地,现在每吨的价格是2000元,挖潜力以及扩产之后有可能降低到1600到1800元一吨。如果我们能把煤化合成氨改成天然气合成氨或者石油产物合成氨,那么尿素每吨的价格甚至可能降低到千元出头,那时候薄部长的财政补贴压力就没那么大了。”

总会计师:“这这,咱哪来那么多石油天然气。现在国内石油一年就那几十万吨,其中大半还是油矿炼油出来的,按汇率计算其实比进口价格还高,只是我们缺外汇而已。”

唐华没接话茬,他在想,老李李四光现在在黄河口咋样了。在北戴河给地质部部长留的65号别墅还空着咧。

还有他的路虎咋样了……

……

山东,渤海区,十三图村。

李四光打开渤海地区的地图,在十三图村附近,他两个月前就标注上了两个小圈。

现在,可以给这两个小圈加注释了。

“渤1井,山东渤海区十三图村,商河大区隆起东端。井深1063米进下古生界,大漏。无油气显示。建立‘商河隆起a’地质构造。”

“渤2井,山东渤海区十三图村-朱家村之间,距渤1井17公里。商河大区隆起东南端。井深2550米,n以下红层。无油气显示。建立‘商河隆起b’地质构造。”

李四光合上地图,将资料册放进箱子,钻出帐篷。

两个井打下去,都没有油。

渤1井打下去,1063米大漏,说说明这里发现石油的概率是零,就终止了继续钻探。而李四光发现以前自己对黄河口一带的地层分析出了一个错误,研究了几天之后修订了这个错误。

渤2井钻得比渤1井深,但也没有发现石油。

“达瓦里希李,渤2井的搬迁工作已经进行了大半,您的移动办公室也可以搬过去了。”

苏联钻井专家格鲁别尼科夫?库茨对李四光说。

“库茨同志,我们打井的周期能够再提高一点吗?”

格鲁别尼科夫?库茨:“按照苏联地质部的规范,一口3000米深的钻井工作周期是86天,我们钻探渤2井以及移动所花的时间是75天,虽然钻探深度也没有3000米,但总的效率已经略有提高了。”

李四光:“如果能像渤1井那样快就好了。”

“那是特例,渤1井只有1063米。”

钻井工作周期包括安装钻井塔、打井、打完之后做好善后工作,然后拆掉钻井塔架,装上重卡,搬家到下一个钻井地点。单纯的往下打洞花的时间只占钻井工作周期的40%左右。

渤1井钻到1063米就知道肯定没希望了,立即拆钻井塔架开往下一个钻探地点,所以省了十几天的时间。渤2井则老老实实地打洞到2500+的深度才准备转移。

根据计算机数值模拟的结果,李四光几乎是直奔后来的胜利油田地址,在这里进行试探。但即便大致位置找准了,也不是随便打个洞下去就冒油。

加上胜利油田极其复杂的地质条件增加了额外的困难,渤1井的大漏以前就没有预料到。可以想象以后还会

不想错过《回到民国当小编》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