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五十三章,第一次太空探索?

着鼻子坐下来签了协议,和中国的地面防空武器系统有很大的关系,红旗-1和红旗-2在朝鲜战场的表现至少占三到四成的功劳。”

日内瓦会议期间,中国故意放出了在海南岛和广西兴建大型轰炸机基地的消息,苏联太平洋舰队派出两艘装了海红旗-2的军舰,从黄海出东海,在美军的军舰和飞机眼皮子底下转了一圈。

其中一艘还是预定要移交给

中国的四艘07型驱逐舰之一,此时舰上已经有三分之一的岗位是解-放-军的水兵在操作了。

总理在日内瓦只说了一句有关中国是否会出兵越南的话,而且是一句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的话,但威慑度一下就满了。

如果朝鲜变成第二个越南,那才是最头疼的问题。吞吃法国的前殖民地是美国高层的既定国策,不能与中国爆发直接对抗,也是一个既定国策。

……

唐华和钱学森在车站接两辆红旗-4的发射车和16枚验证弹的时候,浓硝酸和苯胺-糖醇燃料送到了技术保障区,第一枚tk-1探空火箭拉出来加注燃料。

苯胺-糖醇燃料剧毒。浓硝酸比燃料更危险,不但剧毒还有腐蚀性和强氧化性,必须在专用车间里由穿着全套防护服的人员进行加注。

1954年8月28日。

上午,第一、第二枚tk-1探空火箭运到发射位置。

点火发射,导弹喷出长长的橘红色尾焰,垂直向上升,而且以肉眼可见的程度在加速上升。

钱学森、唐华一家在乌梁素海湖边远远眺望探空火箭的发射,共同围观发射的还有附近的两个牧民和170只羊。

虽然tk-1只比红旗-4l导弹长1米多,但液体推进剂的能量确实强大,简直就是小号的运载火箭发射现场。tk-1的尾焰长度大约有100米,刚起飞时能看到一条长长的火龙,升入高空后仰视看它,就只是一个发光的亮点,最后亮点消失,火箭在惯性作用下还会继续上升一段。升至最高点,载荷与火箭主体分离,载荷撒播一些箔条,再打开主降落伞坠落,火箭主体也打开自己的降落伞坠落。

等了得有十几分钟,一大一小两顶降落伞才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从三万米高度往下降落,还是开伞状态,可是得慢慢等。

“1号遥测站测高:30345米。2号遥测站测高:30420米。3号遥测站测高:30310米。4号遥测站测高:30360米。”钱学森手中的对讲机传出试验场指挥中心汇报的数据。

“非常好。第二枚准备发射。”

……

第二枚tk-11探空火箭和第一枚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飞到30公里左右的高空开伞降落。

“指挥中心的同志们,请接下来细心做好载荷回收工作。下午的试射是16时开始,各位在15时30分之前完成回收工作。”

“tk-2的第一枚火箭我去掉了所有载荷,”钱学森转头对唐华说,“什么气压计,大气成分测量仪,辐射测量仪,箔条也去掉了,因为导弹实验基地的雷达其实可以捕捉到火箭箭体的雷达信号。”

“减重了100公斤?”唐华问。

“101.2公斤。我想试试能不能打上太空。”

唐华:“卡门线是100公里高度。”

钱学森:“去掉载荷之后,肯定能超过85公里。对85到100公里的热层的大气状况,我们现在没有准确数据,所以它最终能打多高还不太清楚,我估计是97到100公里。”

tk-2探空火箭就这样被改造成了创记录的火箭。因为拆卸设备和重新校准重心数据需要时间,tk-2探空火箭的二号箭提前到下午4点进行。

……

“老钱,你是不是想尽早创造一个记录?”唐华问,“如果成功,那就是中国人首次向太空发射火箭。”

按照美国空军的定义,宇航员是曾经在海拔80公里以上的高度飞行过的人。不过按世界通行的标准,海拔100公里的卡门线一般认为算是外太空与地球大气层的界线。

钱学森:“……对。”

唐华:“如果是要创飞行高度记录,我有个建议,tk-2不要今天晚上发射,改在明天中午。那时候太阳直射,大气温度高、密度低,空气阻力略低一些。”

钱学森:“计划通。回去再改改火箭。”

在库房里,tk-2探空火箭一、 二级的降落伞被拆了下来。火箭在使用过一次之后回收并不能复用,直接摔烂就行,去掉降落伞能减重个两三公斤

不想错过《回到民国当小编》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