栋楼,主楼尤其丑。”
邓子飞、李复春、总会计师:……
李复春:“有新的楼房住就不错了,还挑什么。”
……
这个时空的国家计委大楼和历史上一样被剃头了。
本来的设计就挺辣眼睛的,苏式厚重的建筑加上城楼一样的顶盖。建到一半,发现顶盖非常费钢材,出于节俭的目的,砍掉了顶盖。
于是国家计委大楼正面就像是一个土炮楼,“计划经济的堡垒”之名由此得来。
更辣眼睛的是,当中央批评城楼式顶盖浪费时,只有主楼的顶盖没装上去,配楼的顶盖已经完工了。已经建好的顶盖总不能拆下来吧,拆除过程还要另外花钱。所以四部一会建筑群,配楼都有顶盖,就国家计委的主楼头顶是平的。
但是,这片外观辣眼睛的
建筑群,内部装有当前地球上技术领先的网络化办公计算机系统……
唐华和邓主任一行人走进基本完工、正在做最后清理清扫的国家计委大楼。
“全楼上下到处是计算机,办公建筑群的耗电会比平常的大楼高很多,北京市的用电压力又增加了。”安子文说。
唐华:“我们搬过来的同时,老计委办公的那一片平房小楼也停用了。等于是用电从北京东北角移到了西边。而且我们老楼用的很多是晶体管计算机,现在配用的计算机系统耗电低得多。所以,总量上差别不大。”
总会计师:“有了这些计算机,国家计委的编制被削掉了快三百人呢。”
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建议的中国国家计委编制是1750人,这边去年到今年,逐项核实之后,决定编制定在1460人。
人数在裁减的同时,国家计委的工作指导能力增强了。
虽说邓主任和李副主任仍然表示苏联计委那一套学不来,但现在的统计局和国家计委可以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产做更细致的调查和指挥(和历史上相比)。
苏联那样,3000种主要商品和6万种次要商品一起管理的疯狂劲儿不至于,但现在国家统计局确实能够将全国工业80%的产能数据控制在手中并进行实时数据刷新。
剩下的那20%是微小企业和个体户作坊。
这一点,兼任国家统计局局长的薛木桥委员是最有感受的。
“薛局长,你们统计局虽然人少,但给你们配的存储服务器群,可是和国家计委数据存储中心一样大的,”唐华对薛木桥说,“现在一台存储服务器可比一台计算机贵多了。”
薛木桥:“我知道。……存储服务器是在哪?地下二层吗?我们能不能下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