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八十三章,鱼雷与直升机

,还不能拐弯,十几公里发射鱼雷那叫缘分雷,真想有效毁敌得两公里以内才行。

而且,唐华提前把从鱼雷管发射的反舰导弹的规划方案给了海军。海军一看,好像潜艇也能打导弹,这……鱼雷厂还是暂缓吧。

……

“1952年,我们随2艘‘斯大林’型潜艇的引进,购买了120枚533鱼雷和12枚训练雷,现在除训练用掉8

枚之外,其余112枚还在海军军械库中储存。训练雷在历次训练中丢失1枚。”

在大连,萧晋光听海军后勤军械部林真汇报鱼雷情况。

“确定引进633型潜艇之后,533鱼雷又有加订,1954年购买了100枚,第二批打算57到58年再签合同购买。按照国防军工系统的同志给的保证,潜射反舰导弹会在633型潜艇交付时同步交付,所以我们认为,潜艇鱼雷的使用量是不会像苏军操典里那么多的。实际上我知道苏联海军现在自己也在修订这个数字。”

萧晋光:“反舰导弹如果装备潜艇,鱼雷在平时训练和战时的消耗量没那么高。但是现在新的问题来了,就是反潜。也是国防军工系统的同志,现在提出了一个规划,未来的533制导鱼雷会同时具备反潜和反舰能力。所以鱼雷工业需要建立起来了。”

林真:“一个亿的投资,真不是小数目。但如果是这个用途,那鱼雷厂就非建不可了。”

北京。

唐华和刘鼐翻出了52年中苏协议里面鱼雷厂的方案,再做最后的审议。

“我们当初打算引进三种鱼雷,533热动力鱼雷,533电动鱼雷,450喷气鱼雷。现在来看,450毫米口径的喷气鱼雷生产线可以砍掉了。”刘鼐说。

450毫米口径的喷气鱼雷是rat-52,本来是伊尔-28t鱼雷轰炸机配用的。1952年中国打算引进伊尔-28(轰-5)。

现在已经可以确认用不着鱼雷轰炸机反舰了。这样,874厂可以少搞一条生产线,872厂可以砍掉一整个热动力机的车间。

唐华:“533热动力鱼雷和533电雷都还要保留,但是热动力鱼雷优先吧。”

刘鼐:“自导鱼雷应该是先搞热动力的。”

唐华:“能打潜艇的重鱼雷苏联自己也还在研制,我们现在搞这个东西,要对困难有清醒的估计。”

先用3年时间把两个厂建起来,达到能生产53-65鱼雷的程度,然后再把整个生产线……推翻重建。

这不是直航鱼雷升级成制导/线导鱼雷的问题,而是从反舰雷到反潜反舰两用雷,工程实在太浩大。

在这之前,鱼雷都是在5到20米定深航行,定深5米打小军舰,定深20米打战列舰。鱼雷发射出去,航迹稳定下来就一直在这个深度航行。

二战末期的初代制导鱼雷也是定深航行的,鱼雷上的制导系统只负责发出“向左”或者“向右”的操纵指令。

打军舰是可以的。打那些傻傻在水面航行或者潜望镜深度航行的潜艇也可以。一旦潜艇下潜,那就只能干瞪眼了。

让鱼雷反潜,就得把鱼雷的活动区域从平面扩展成三维立体,操纵指令升级成上、下、左、右。

这倒不算复杂,复杂的是鱼雷本身。

这就是要造一艘潜深好几百米的微型aip动力潜艇嘛。

鱼雷的最大作战深度得留很大的余量,假想敌的潜艇对外公布的最大潜深400米,你的鱼雷就得打到水下600米。苏联设计出了潜深600米的核潜艇,然后美国mk-48鱼雷的最大作战深度就超过了1000米。

小小一枚鱼雷,直径才533毫米,就问这耐压壳体怎么设计。至少导引头和导线放线器这两个部位要能耐受好几百米的水压。

所以60年代以以前,能造鱼雷的国家得有二十多个;60年代以后,能造(重型线导反潜/反舰两用)鱼雷的国家,一只手就数得过来了。

……

中方在3月23日就将“黄海与疑似美军核潜艇目标发生追逐对抗”的消息通报给了苏方,莫斯科随即收到了消息。

过了好几天,苏联方面表示开始组建一支技术小组,由海军参谋部的副参谋长带队,去中国进行反潜技术的研讨。

这个反应不是太积极。

1955年3到4月,苏联军方的聚焦点在西德。按1955年的人们的视角,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0年后,德国陆军重又在欧洲土地上崛起了。

二战结束后,不但德国的纳粹余孽被清

不想错过《回到民国当小编》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