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64章,抢跑两天

转向。这是中国导弹在惯性陀螺或者无线电控制下做的主动变向。经过两次变向,导弹的航迹是这样的,实时速度是3500~3600米/秒。”

“如果导弹此后一直保持当前航向,单纯地加速,加速到7.9公里/秒,它就会准确泊入近地点约300公里、远地点约1200公里的轨道。”

冯·布劳恩加重语气:“中国根本不是在试射弹道导弹,他们的弹道导弹或许早已在内陆试验成功而我们没有观测到。中国人,是在练习如何操纵火箭&人造卫星结合体,对准预定的卫星轨道。”

助理:……

杜勒斯:……

走出办公室的美国海军军械局官员:……

足足冷场了3分钟,一名美国海军中校终于问了一句:“还有多久?”

冯·布劳恩:“中国人的下一枚火箭

,一定会携带卫星。如果我是项目的总负责人,我会在这次操纵演练成功之后2到3周发射它。至于能否成功,看概率。”

……

北京。

国防高级技术研究院。

四个月前,唐华在墙上钉了一块特大号的黑板,上面密密麻麻画了几十个小方框。小方框又分为“星”“箭”两大群组。

小方框里填着“核心研制”“太阳能电池模组”“防辐射”……“测试一”“测试二”“测试三”之类的内容,方框之间有很多线条连接。最后,“星”“箭”两大群组汇合到顶层,最顶层的方框只写了一个日期:

1957.12.3。

“这四个月,大家都很辛苦。”唐华对钱学森说。

“是的,一上来就紧锣密鼓,而且越到后面,事情越多。”

唐华:“两个任务组都完美契合时间节点,所有的产品高质量完成。这是工程控制论的完美的项目案例。”

钱学森:“呵呵……”

唐华抬腕看了看表。“时间快到了,我们动身去车站吧。去到车站,天津来的火箭和卫星刚好也到达。”

唐华说完,仿佛一声令下,半层楼所有办公室里的人都动起来。

11月30日,专列从北京出发。一切按照计划,12月1日抵达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从12月3日到5日,择机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美国海军疯狂加速造出来的“先锋”-tv3箭-星系统,虽然三级火箭只有一级经过了测试,虽然在原来的时间线上发射就失败了,但是运载火箭发射真就是一个概率问题,要是在原来的时间线发射失败了,在本位面他撞大运发射成功了呢?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

一劳永逸的方法就是压哨抢跑,我就比你快两天,大家抛骰子定输赢,但是我是庄家——平局(俩都成功)我也赢。

再说,长征一号的整体可靠性摆在这里,唐华还是非常有信心拿下这一局的。不是80%+的问题,现在除了中国,别的地方还没人提出整体可靠性的概念呢。

不想错过《回到民国当小编》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