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得仔细规划。潘镜芙,你好像是负责这方面的?”
潘镜芙:“巡洋舰的电磁分配太乱了,我现在心里也没底。现在舰上的主雷达系统是308相控阵雷达,这个雷达功率超大,开机时候的相互干扰很严重,尤其是舰桥上还装了一部地波对海探测雷达,这两个雷达我想了很久,觉得还是无法同时开机工作。”
李强:“地波雷达和308雷达确实特性
相近,这两部雷达就先算了。”
“然后舰上有3部舰空导弹跟踪雷达,前1后2,一部近程舰空导弹的跟踪雷达,一部低空搜索雷达,一部炮瞄雷达,一部备份的二坐标对空索索雷达,一部导航雷达……还要预留小口径高炮的火控雷达,和一个‘卫通天线’的清净频段。什么是卫通天线?”
唐华:“一个超短波大容量通信频段,过几年就会知道的。……如此看来,船舶研究院还是扩建太湖边的那栋楼吧。不但把308雷达装上去,巡洋舰上要安装的雷达和无线电系统,也全都给它装上去,试试看能不能一起工作。”
……
这艘舰是常规动力版长滩号?这是“土味”提康德罗加?反正很难形容。
在船舶工业局拟定的大型水面舰发展规划论证报告中,对这型舰的作战定位是“在南沙、台湾以东等接近我岸基战斗机极限作战半径的海域,担任海上驱护舰编队的防空核心和海上指挥中枢”。
如遇上针对我国的大规模海上入侵,巡洋舰可配置在稍前出的位置,区域防空导弹能有效削弱敌方的轰炸机核突击(海军居然主动提出了和这个时代的美国海军相同的需求——拦截核轰炸机)。
以及未来海军走得更远时,它还可以担任编队防空支柱、可以对敌国纵深精确打击、而且也具有不错的反潜能力(潜力)。
“其实我现在期盼着巡洋舰早日开工,”牧野茂说,“如果细节设计上的疏漏之处,我们可以再做调整,这艘舰的基本设计我们考虑得非常仔细,这意味着出严重设计问题的可能性不大。”
唐华笑道:“再怎么着急,也要等58型驱逐舰下水,然后再对船厂做一些技术改造。第一艘58型驱逐舰还没开工吧。”
李复礼:“也快了,3月初就要铺设龙骨了。”
……
在成功地预报出四天前的天气并且达到63%的准确率之后,叶笃正和竺可桢立即收拾行装赶往上海。
在北京的运算当然是有意义的,只看准确率,不用太在意时间。如果上海的超级计算机能够在24小时内运算完黄淮流域的数据,那么中国气象局就做到了对15天后的黄淮地区天气进行准确率为63%的中长期气象预报,这可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涂长旺是一直在上海,气象局的几人汇合时,天河一号的测试还剩最后一点儿。
“呵,这个屋子好像有暖气一样,而且烧得还很旺。”竺可桢进门就发现大厅的温度很高,脱下大衣和外套,只穿里面的毛衣。
唐华:“这还是通风系统拼命工作,排走多余的热量之后的结果。”
叶笃正:“北京的那台大型机就是个电老虎,这台巨型机的功耗只多不少。我看看……嗯,巨型机和大型机差别挺大。”
天河一号的四个机柜群就摆在大厅中央,每个机柜群是10个柜子向心排列成c形,缺口处是方便维修人员伸手进去的。
c形中央,柜子与柜子之间的连线密密麻麻,如果不是设计师或计算机的维修工人,光看一眼就头晕。这还是设计的时候尽量让巨型机外表简洁化的结果了,不说别的,10个柜子的水冷管线,主管道都是埋在大厅地板下的,管路走到机柜群底下,再伸进柜子里去。
水冷带走大部分的热量,一般情况下计算机主板温度不会超过60度。但天河一号四个群、四十个机柜里面几万块50~60c的芯片,也足以给大厅造成暖气效应了。
唐华:“现在冬天,环境温度才几度,所以测试的时候温度表现还挺好,夏天我估计不行,温度还得上窜一截。王守珏,你们计算机所再添个大功率空调吧。”
……
“今天2月24日,明天2月25日,我已经让气象局汇总明天观测站的数据,直接传送到上海,”涂长旺说,“就以25日的数据为基础,推演中长期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程序用叶笃正从北京带来的最新的算法,但是程序还是得现改——巨型机的操作系统和小/中/大型机没法兼容,它能达到6.4亿次/秒的运算速度,靠的是特殊的结构和特殊的指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