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83章,有事打我手机

“赵忠尧老师,没想到是您的电话。”

回到北京第二天,赵忠尧打电话给唐华。

“唐华啊,我先想问问你最近忙不忙。”

唐华:“最近一个月都不会出去了,一直到下个月,7月初才大概去趟长春沈阳。有什么事要我做吗?”

赵忠尧:“还记得物理系51届的孙良方吗?”

“嗯……记得,激光三组的组长。”

“对,他这个激光三组啊,总算出成果了,小孙这娃这几年挺不容易的,要是你有空,就过来看看他吧。”

……

1951年1月,突破激光技术之后,唐华给51届物理系的保研硕士生们分配了8个任务,组成8个课题小组。分配的任务做出来就拿学位证毕业。

一晃都七年多过去了诶。

现在这8个组的情况是这样的:

激光一组,做激光照射器。这个太容易,半年就搞定了。然后激光一组分成了两个方向,一个是梁桂明带着继续搞激光照射,现在正在磕激光驾束制导,梁桂明55年挂上了中校的军衔;一个由诸国祯带领搞激光陀螺仪,这个就比较难了,1954年在钱学森的帮助下略有突破,现在正做产品技术迭代提高精度。

激光二组,周光召的激光通信小组,用了刚好一年实现空气传输的激光数字通信,三年之后也就是1954年,光纤开铺,现在国内已经修了7条光纤通信干线,苏联修了3条。直线和局域高速线就更不用说了。激光通信小组组长周光召已经失联了,小组成员并入了长春光电所,靠着光纤厂,专门研究光纤通信技术。

激光四组是激光测量组,组长杨桢,1952年研发成功激光测距仪,达到毕业标准。他们小组接着干,1953年研发成功激光校准仪,1954年研发成功激光平面干涉测量仪,现在在做激光雷达。

激光五组,工业激光,组长李庆忠,这个组做的东西就多了,到现在为止做了七八种激光切割机、焊接机、打标机,正在研究激光增材制造。激光五组不断有新研究生进来,清华物理系现在开玩笑说都可以成立一个工业激光专业了。

激光六组,激光对抗组,1956年做出来激光模拟对抗系统,同年解-放-军总军训部验收通过。

激光七组,唐华自己带队的激光全息技术组,手下的几个助手也顺利拿到学位了。

激光八组是激光硬杀伤武器小组,这个小组……不指望他们做出产品,三年硕士毕业之后派去苏联,和苏联的激光武器设计局一起干活。

唯独这个激光三组,光存储研究小组,卡了。

……

清华物理系,实验楼。

两间教室打通做成的超大号实验室,里面密密麻麻塞满各种实验器材、资料、桌椅,以至于在里面某些地方走路都要缩头猫腰。

人头攒动的试验台,激光三组组长孙良方、副组长姚言奇打开一个扁盒子,小心地从里面取出一张圆形的亮闪闪的塑料片。

塑料盘直径20厘米,比巴掌大一点,说是塑料材质,但表面看上去是镀了层银色的金属膜,塑料盘表面又极其平整,拿在眼前可以当镜子照。试验台前的六双眼睛都紧紧盯着塑料盘和托着塑料盘的手,就像在看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

孙良方按动面前的一台仪器,仪器弹出一个小抽屉,孙良方把盘片轻轻放到抽屉上,再关上抽屉。

“头顶一个天 脚踏一方土 风雨中你昂起头 冰雪压不服,”

“好大一棵树 任你狂风呼 绿叶中留下多少故事 有乐也有苦。”

……

“成功了!”“成功了!”“成功了!”

整个激光三组的6名成员惊喜地叫起来。

周璇唱的《好大一棵树》声音在整个实验室里回荡,音箱品质不差,音质自然是极好的。

在歌声中,孙良方和姚言奇抱头痛哭。“七年啊,延期四年了啊!我们终于可以拿到学位了!”

“这七年都不知道怎么过来的!”

……

1951年,激光三组成立。9月开学的时候,三组讨论了大半年,认为用一束极细小的激光,照射一个有凹槽或凸缘的平面,激光反射回来就存在差异,这个差异就可以代表0和1。

唐华给了肯定的回复,认为这个研究方向是正确的。然后激光三组就用了一年半的时间获取波长780纳米的小型超细激光器。超细激光器研制成功的时候,存储载体也确定了,中间有轴可以旋转的圆形金属盘。

不想错过《回到民国当小编》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