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83章,有事打我手机

啃圆形金属盘啃了半年,最后认为生产不易,裸露的金属盘上的凹槽会很快损坏,覆盖透明塑料层,和金属的粘结又很不牢固。1953年3月,激光三组放弃金属圆盘,转攻硬塑料盘。

1954年,激光三组终于在苏州找到可以生产硬塑料圆盘的厂家。54年底,实验室中首次在硬塑料圆盘上压出2048个二进制数,读盘机以2秒一转的转速度,读取这2

kb的数据进计算机硬盘里。数据是写在光盘的一个圆圈上的,循环读取。

眼看成功就在眼前,激光三组和赵忠尧向唐华报告进展,唐华回:光盘必须以高度拟真的音质,装下你们师母的一整张密纹唱片专辑,做不到这个不算结题;光盘的数据读取速度也不够,不是每分钟30转,而是每分钟500转,这还只是最低的基准速度。

当然唐华也不是一点忙没帮,很快发来对声音的44.1khz的采样收集程序、编码标准、再加一个双重自动修正的编码纠错体制。另外他们可以在整个电子信息工业局的工厂和研究所寻求技术和产品支援。

就这样,一年一年过去了。

1954年以后,物理系都知道激光三组踩了一个大坑,进去就别想出来,毕业的本科生都躲着激光三组实验室,无论如何都不肯报三组的研究生。所以到现在为止,激光三组一共就6个人:4个51届的初代成员,1个52届的、1个53届的。

在苏州的硬盘厂,激光三组从硬盘的磁头那里得到了灵感。但是在硬盘厂调研时他们惊骇地发现:光盘存储的音乐以二进制数字形式储存,简单一算,如果光存储系统成功,一张直径30厘米的塑料片,存储的数据量会比苏州硬盘厂的一个汽油桶硬盘还大!

这个发现既让激光三组惊骇又让他们兴奋。没多久新的打击来了:唐华认为直径30厘米的塑料片太大,得改到20厘米,还是要储存一张音乐专辑。

继续在黑暗中爬行。

激光三组虽然还是6个人,但在这几年,与之协作的单位将近10个,建立了合作和供货合同的工厂二十多家,而且,虽然啥都没做出来,但激光三组的经费一直能保证。

1957年,激光三组优先拿到了少量6微米工艺的数据处理芯片,整个系统开始整合,漫长的研究工作终于看到了曙光。

……

“怎么一副苦海逃生的样子,”唐华笑着说,“我在那次会上说的是:你们研究小组是硕博连读。现在是1958年6月,硕士三年博士……四年,也不算太夸张。”

孙良方:“其他小组进展都很快,一组半年就把东西按照要求做出来了,他们是硕士,可二组您也说是硕博连读,可周光召一年就实现了激光数字通信,三年连光纤都开始铺了。我们心里就特别焦虑。”

唐华:“不过我看你们的项目进展,还是有条不紊的,焦虑是有,但是没有慌乱,这点特质就特别值得表扬。另外,我其实没有明确指示,但你们在研究过程中,实际上把整个产业链串起来了,那么多工厂建立了协作关系,分散零件的设计都撒出去交给了电子信息工业局的各个单位,这是相当好的工程研究思路。”

姚言奇:“其实是我们人手少,而且没有试验高手,自己制作超精细零件总是做不成。”

唐华:“那就是歪打正着,也不错。由于串起了整个产业链,这个产品再进行简单的工业设计美化,就可以量产了。不久的将来,它就可以和密纹唱片机一较高低,而且最终会取代唱片机。今年毕业以后,你们激光三组就作为一个独立的实验室,隶属于清华大学之下或者电子信息工业局之下都可以。然后,会有新的任务。”

孙良方:“什么新任务?”

唐华:“直径20厘米的盘片还是太大了,把它弄到12厘米。存储能力不变。”

……

激光快到了逐渐向世界公布秘密的时候了。

1951年的论文只公开了激光原理,原理实验是用氖光灯照射稀土晶体,能产生天然激光(始终会聚在一起但光强不大)。真正的激光器没有公布。但原来的历史线,1960年休斯实验室的梅曼制成了第一台符合现代定义的红宝石激光器,之后激光的研究就逐渐扩散开来。

当然,公布激光的秘密不是为了嘚瑟,而是把发明者给确定成铁案,再把专利抢下来——就算目前在西方国家提起诉讼拿不到钱,也要占住专利制高点,方便以后拉清单。

在激光不是秘密之后,许多产品也逐渐可以用于出口。而且是高利润型出口单子。

这都是一两

不想错过《回到民国当小编》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