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叫我老师的话,可能把你们都教坏了。”
钱学森、蒋英:……
“周璇,你应该把北影的学生也带一批过来采风的啊。”蒋英对周璇说。
周璇:“学生已经出去了,另外安排了地方给他们采风。”
唐华:“他们的大三学生分两拨,分别去了长春一汽和郑州铁路货运编组站。时间很充足,让他们在那儿呆够三个月
。”
……
“nasa两天前公布了子午仪导航卫星系统的发射计划,”钱学森说,“和我们一样,也是多普勒频移定位,第一枚卫星今年9月发射。”
唐华:“看来他们也不简单,很快就找到了卫星导航定位的实现方案。”
唐华知道子午仪卫星系统的第一枚卫星——子午仪-1a是9月份发射的,而且还发射失败了。1960年上半年,子午仪-1b才发射成功。到后来陆续发射入轨、到子午仪-5顺利上天,导航卫星组网成功,投入使用的时候刚好华盛顿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服役进入战备巡航。
本历史位面,六分仪卫星比子午仪-1a提前了两个多月发射,而且中国这边的长征-2是批量连续发射,只要首发成功泊入轨道,接下来就是一枚接一枚地按程序发射,卫星组网完成的时间,六分仪会比子午仪领先得更多。
钱学森:“只是他们公布的子午仪卫星系统里面,卫星总重只有140公斤,我们是270公斤,差这一倍的重量都差哪了?”
唐华:“首先我们的卫星无线电发射机功率应该比他们大。这样地面接收端的信号质量就会更强,使用卫星导航系统的用户体验肯定比子午仪系统好。”
岂止是信号功率大,唐华让六分仪卫星的播送频段覆盖了一部分子午仪系统的频段。等两套导航卫星系统都发上天之后,频段就会有一部分冲突。中国的大功率发射机会对子午仪的工作频段构成干扰,子午仪的发射机反过来却干扰不到六分仪的工作频段。
“其次呢,六分仪系统的卫星上面,我加装了比较复杂的防盗版体制,这占了不少重量。”唐华又说了一句。
钱学森:……
导航卫星的无线电波是不定向的,一开机就是在地球表面覆盖,所有人都可以用无线电接收装置收到导航电磁波。
现在还不是gps、北斗-3天上到处飞的免费时代,想使用卫星导航服务得付费啊。
因此就必须要有一个用户授权和防盗版体制,由卫星的无线电发射装置以及地面客户端的加密装置共同组成。用户没交钱就没有授权,没获得授权,哪怕你用自制的接收装置收到了导航电磁波,也没法解算出自身的坐标位置来。
也不要说唐华奸商,子午仪导航系统也有类似的防盗版措施,只是没唐华考虑得这么周全而已。
……
零点已过,6月22日凌晨。
发射场灯火通明。45分钟前,长征-2火箭加注燃料完毕,现在就只等发射时间点。
长征-2像是长征-1的放大版,直径从1.7米增加到2.25米,长度略增一点到28.6米,重量加倍。
钱学森理论计算,长征-2最多可以把1.4吨的载荷送入300公里的近地轨道,这个运载能力有点像苏联的kosmos-3,但苏联还要过两年才想起来设计kosmos-3这个级别的中/小型运载火箭。
这次发射的六分仪-1号卫星只有270公斤,除了首次发射要一点保险系数外,发射轨道倾角89度的卫星本来也是要比普通倾角的近地轨道卫星难度大一些。
“最后五分钟倒计时了。”钱学森看表。
唐华:“可以把对讲机打开,和控制中心保持连线了。”
……
“要发射了。”在对讲机旁边的钱学森告诉平遥城门楼上等待发射的人。
在漆黑的夜间,远处发射架的火箭尾部闪出耀眼的光芒,随着火箭缓缓上升,尾部火焰的亮度也越来越高。城门楼上的观众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别急,别急,等火箭飞上高空再庆祝吧!”钱学森对那些央音的学生喊道。
火箭正常爬升。起飞的一瞬间,长征-2向上运动的加速度0.35个g,由于发动机每秒钟都要烧掉上百公斤燃料,火箭的向上加速度是越来越高的。一分钟之后,长征-2就从人们视野中消失了。
然后是漫长的几分钟的等待。
“台州和鸡冠山的遥测信号正常,卫星应该是入轨了!”
姚桐斌在对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