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莫维奇咳嗽了一下:“好了,我说不上什么技术细节。我对氢弹所知其实并不多。”
唐华知道阿尔齐莫维奇没有故意谦虚,他确实不是氢弹工程的直接设计者,他是托卡马克之父。
……
库尔恰托夫:“这么说,你们现在已经能够生产气体扩散厂的所有关键设备了?”
“去年我们对气体扩散厂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设备大修和升级,使用的确实是国产设备,累计更换了6%的气体扩散机,12.5公里的管道,还有其他的一些零件。”唐华说,“但是,我们不打算再建第二座气体扩散厂,现在这一座已经够用了。”
库尔恰托夫:“你们可能只想建立一个小规模的核武库吧,如果是这样,一座气体扩散厂也够用了。但是你们必须得考虑核潜艇和未来核电普及,那时候会需要大量的浓缩铀。那座气
体扩散长即使改造和升级,也无法满足要求。”
唐华:“核潜艇的铀需求量是得解决,我们对气体扩散厂的大修和升级就是为了它。至于核电,我们计算过核电的成本,就现在的技术水平,核电非常不划算。核电不划算的主要原因,就是铀同位素分离成本过高。”
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设计第一座国产反应堆的时候,就开始计算核电的成本效益了。
算出来的结果一点都不乐观。
天然铀用气体扩散厂进行同位素分离要消耗海量的电能。直观地说,如果一组核燃料棒能发一亿度电,那么生产这组核燃料棒,要耗电4500万度。这投入产出比可不怎么高。
这只是计算耗电和总发电量,核电站建起来投入运营还要花很大一笔钱。核算下来,现在建核电站竟然是在建面子工程,真大规模建设核电站用来并网供电,那是要亏死的。
现在国内有两座钚生产堆,在启动产钚的时候会把顺便发出来的电并入电网,算是搭便车发电,但没有专业发电供电的核电站。
中国需要核电吗?还是需要的。广东福建这两个地方煤矿稀缺,海运或铁路运煤发电太贵。就算是长江三角洲——江苏和上海,最近两年新建发电厂时,也遇到了煤炭运输瓶颈。
长江的运力不是无限的,而且中国最大的产煤地不是在长江流域而是在黄河流域,所以还是很难办。
唐华:“我们在研究用气体离心法来对铀进行同位素分离,这种方法能耗低,因此发展前景很乐观。不知道你们是不是也在朝这条路线发展?”
库尔恰托夫:“那你们和我们想到一块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