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路遛弯,在地质学院门口看见了自己的路虎,猜李四光从黄河口回了北京,而且现在就在地质学院里面。进地院果然见到了李四光,他是回北京要援兵的。后来又搞到了两部钻机,9月中旬就带队继续回去钻探了。
就在唐华和李四光在路虎旁边聊天的时候,大一新生王富洲从旁边路过……
李四光:“中国登山协会打算让中国登山队这个编制常态化。中国还有那么多高山,中国的高山登完了,全世界还有,都等待着中国登山队去征服。我听说组织上有意让你长期做登山队的组织领导工作。”
王富洲:“咳……好吧。”
……
清华大学。
“尼尔斯·玻尔曾说过一句话:谁不对量子力学感到困惑,谁就没有真正懂得量子力学。”
朗道第一节课的第一句话。翻译成
中文后,学生们一阵小声议论。
朗道是谁,不少学生早就知道,就算以前不知道的,开课前这几天看教师介绍也都知道(吓到)了。这第一句话,比朗道本人更加吓人啊。
“这个学期我所要讲的,是我编写的理论物理学教程第三卷,先修课程是分析力学、原子物理、复变函数、数理方程、线性代数、概率论,当然还有古老的电磁学。好,既然你们没有表示抗议,那就意味着你们都修过上述课程了。现在,我们开始。”
“我们用经典力学和电动力学阐述原子现象时,总会得出与实验有明显矛盾的结论。比如电子绕电子核运动的原子模型,很显然,它是错的……”
……
从学院路回来,唐华在北京计算机所自己的办公室,打开连接上中国教育网的计算机。
最早建立校内计算机网络的是清华大学和北京电子信息学院,这几年,又逐渐有理工科院校建立了校内计算机网络,建的学校多了,唐华就顺手把学院路11大、清北、北京工业学院的校内计算机网络打通,用光纤改造网络主干道,加快速度和减少中转。
现在这个中国教育网已经连接了四位数的计算机,已超越国务院的政务网,成为当前世界接入计算机台数最多的网络。
这一切都是从1958年,xs3725学生机出现在校园之后,一切都像开了“加速挂”,嗖嗖嗖地动起来。
唐华连接上了北京电子信息学院,黄坤实验室的文件服务器,里面各种项目文档井然排列,他的实验室、他的微电子系在做什么项目一目了然。
x小组三人分开后,谢希德在复旦大学主要攻芯片制程工艺技术,黄坤在北京电子信息学院主攻芯片设计。
在黄坤的项目文档里,唐华找到了“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项目,然后查看其中的星载高速dsp性能和完成进度。
7月发射升空的第一枚照相侦察卫星,光学器件正常、ccd正常(虽然像素低了一些),但是芯片组的运算能力没能达到指标,这导致卫星进行天地数据传输时,总是出现迟滞,如果照相机以100%全速率拍照,那么卫星的图像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下载完毕。
正式版照相侦察卫星可不能出现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