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六十九章,中华神盾

40。”

……

东海。

5月底,“江苏”号进行第5次试航。

前4次试航对动力系统进行了全套测试,都顺利通过了。

“江苏”号的蒸汽轮机系统就是56型和58型上的那一套,用在了万吨巡洋舰身上而已。两根推进轴是比驱逐舰长了一截,好在万吨水压机和激光校准系统不是吃素的,运转起来

很顺畅。

第五次试航,就要开始测试舰上的其他设备。

5月25日傍晚,“江苏”号在东海航行,下午在东海盘旋的p-2巡逻机返航,参加试航的舰员就动手把舰桥上的彩条布拆了下来。

5月26日凌晨,舰载相控阵雷达首次运行的时候,“江苏”号上倒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全舰电磁设备的使用频段做过总协调;但旁边护航的猎潜艇和护卫舰,导航雷达就受到了不小的干扰。

在“江苏”号上的作战&情报中心(cic),相控阵雷达的扫描数据传送到了3台显示器上,圆形的探测区域,代表雷达波扫描位置的还是一条从屏幕中间拉出的亮线,只是这条亮线的旋转速度特别快……2秒就能转360度。

也就是2秒钟,雷达就更新一次500公里半径内的空域信息。因为扫描位置线的旋转速度太快了,为防止晃花眼,这条线的亮度比其他雷达的要低一些。

“在上‘江苏’号之前,你们有谁在307雷达的操作室工作过?”

首任舰长马俊问雷达操作员,其中两名雷达兵举起了手。

马俊:“307雷达和311雷达其实还是有些相似之处的,你们应该可以很快就上手。等会儿就会有空军的飞机来配合测试了。”

天刚蒙蒙亮,浙江和江苏的空军机场,就开始起飞飞机配合“江苏”号做测试。

机型主要是两种:拉-9和伊尔-10,用这两种快要淘汰的螺旋桨飞机,原因很简单:省油,省维护费用。

为什么要省钱呢?嗯……

凌晨5点,三个军用机场一齐出飞机,拉-9和伊尔-10一架接一架地从跑道升空,在空中整队,然后三个机场的飞机各自飞向东海的指定海域。

这机群,一共有115架。

现在知道为啥要用单发螺旋桨飞机了吧,真的可以省很多钱,一不小心几百吨油就烧掉了。在太湖旁边,相控阵雷达陆基测试样机就请空军做过类似的试验,所以空军对海军的雷达测试也是怕了。

……

“江苏”号上。

时间是清晨6时15分,“江苏”号的相控阵雷达开机,舰长和政委都在看表,估算机群到达的时间。

“雷达发现目标。是空中机群……”

雷达兵然后就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因为他侧面的显示屏显示的信息太多了。

“空情1 w 距离375 高度4550 速度450”“空情2 w 距离355 高度4550 速度450”

“空情3……”“空情4……”“空情5……”

“空情113……”

圆形主雷达屏幕边上的圆角矩形显示器好一阵滚屏,到空情113时到底了。

马俊:“怎么少了两架?再来。”

雷达兵按了两个键,雷达再次扫描和刷新参数。这回显示到空情114。

马俊:?

通信部门长赶紧用电台联络岸上基地。

“报告舰长,空军测试机群有一架拉-9化油器工作不正常,出海后不久就提前返航了。”

这才对嘛。

……

一分钟过去,空情还是在正常显示,“江苏”号的雷达对轰炸机类大型空中目标的探测距离500公里,对小型空中目标的探测距离350~400公里,现在“江苏”号掌握着东起南朝鲜济州岛、西到江苏宿迁的一整片空域的空情。

当然,受到地球曲率限制,宿迁和济州岛都只能看到3000米及以上高度的空域。

114个空中目标其实还没达到“江苏”号的作战系统的最大跟踪目标数,它的主计算机最大可跟踪300个空中目标。

但是刘业楼拒绝出300架飞机参与测试,说这么搞空军的油库要见底,只调用了3个空军基地的120架飞机配合。

现在空军配合测试的飞机都显示为友好空中目标,屏幕上的光点是白的。

马俊:“关掉敌我识别信号发送器。”

刷地一下,空中的114架飞机在“江苏”号

不想错过《回到民国当小编》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