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三章,载人登月项目总师是谁

唐华:“当技术与工业资源之间需要协调协商的时候,是技术总监代表整个项目来找您商议。米申和切洛勉之间的矛盾倒是其次,关键是钱与我俩沟通都非常顺畅。”

米高扬:“这是对的,钱的沟通协调能力有一些科罗廖夫的模样。”

唐华想,钱学森的沟通协调、项目把控能力可能比科罗廖夫还强呢,毕竟在美国航天部门呆过,知道怎

么和上级打交道。

“项目技术总监可以只是一个内部头衔,不对外宣示,”唐华说,“但在项目执行的时候,我们就按此层级来搭建管理架构、规范权责。”

米高扬:“……”

……

“项目技术总监和总设计师又是什么关系?”签字字后散场,钱学森问。

唐华:“现在有长征-15的总设计师,你;载人登月飞船有一个总设计师,米申和切洛勉还没决出胜负;你是火箭和飞船以及整个登月项目的技术总负责人,但是说总设计师这又太敏感,毕竟苏联方面的贡献至少有75%,所以就暂且用这个名字了。”

钱学森:“那就是技术上我把总了。然后……有锅也是我背。”

唐华和钱学森都嘿嘿笑了起来。

“老钱,你对登月计划是早就有暗中准备的,设计长征-5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了。”

唐华说,“一开始论证规划的时候说第一级7台nk-15,后来你就调整成了9台。当然9发是为了和捆绑助推的长征-6k2、k4拉开距离,这很合理,但9发的大火箭,就具备cbc构型奔月的潜力了。”

钱学森得意的表情:“60年那次贝加尔湖谈话以后,我就感觉苏联同志对载人登月的计划有些不合理,方向有点混乱。关键时刻,还得长征-15拯救。”

唐华:“也是,那次会议,恐怕只有我和你相信美国人60年代结束前登月是真心话而不是吹牛皮。”

在莫斯科的最后一个整天,唐华和钱学森在苏军总参谋部,观看了“长空一号”空间站的最后谢幕。

“长空一号在与联盟飞船相撞之后,运动状态变成了一边轴向旋转、一边翻跟斗,现在观测的数据,它轴向旋转的速度是每分钟4.3圈,翻跟斗的速度是50秒一圈。”

苏联总参谋部的太空战参谋介绍现在的情况。

长空一号去年9月出事报废后,轨道高度不断下降,预估6到8个月坠入大气层烧毁。现在时间快到了。

投影屏幕上,长空一号的轨迹在地球地图不断延伸。死光一号反导卫星的轨迹也出现了,两者呈一个夹角不断接近。

但两个航天器不可能交会相撞,现在长空一号的轨道高度是127公里/160公里,而死光一号的轨道高度是290公里/300公里。

现在长空一号是激光射击的靶子。它就快要进入大气层了,被击毁时不会产生太多太空垃圾碎片,所以这次打靶是很环保的。

“跟踪完成。”“跟踪系统核验无误。”“开始照射。”

长空一号没有主发动机和燃料箱,只有几个小型姿控火箭。激光不一定能照到火箭,所以最大的概率是把长空一号的外壳烧穿。由于长空一号是在不断旋转的,所以在理想状态下,死光一号会把长空一号拦腰“旋切”成两截。

开始照射30秒后,雷达信号暂时没什么变化,但红外跟踪系统感应到了长空一号的温度急剧升高,从色温分析,现在已经过了600度,不对,650度。

“目标雷达特征发生变化。”“目标正在分解……”

雷达屏幕上,长空一号似乎还是一个完整的信号源,但雷达兵肯定是经验最丰富的。果然,过了两三分钟后,即使业余人士也能看出来,雷达屏幕上长空一号已经分成了两段。

太空站中心响起掌声。死光一号发射一年多来,这是第一次打太空中的航天器。其实去年10月刷过系统之后,死光一号就可跟踪射击卫星了,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目标,一直等到今天打长空一号。

……

“外太空非军事化谈判,看来还没什么进展啊。”

去机场的路上,唐华对柯西金说。

柯西金:“外太空非军事化谈判是和限制战略核武器的谈判关联的,后者如果没有进步,外太空非军事化条约也很难签署,各方只需遵守谈判开始前的临时协定即可。”

谈判开始前的临时协定,是不再向太空发射携带重型武装的航天器,但已发射入轨的航天器可没法管,打个靶没什么。

“重型武装

不想错过《回到民国当小编》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