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目的是煽动族群对立,割裂马来人和华人群体,最终会对马来西亚的发展产生羁绊,甚至可能使你们的联邦重新走向分裂,他们既是与我们为敌,也是在与你们为敌。”
哈吉:“虽然我们没能跟踪到cia和mi6在马来西亚活动的人员,但是我知道其他部门有人在做这件事,你们会和他们发生冲突的。而且,我不希望吉隆坡的街头成为特工枪战的现场,那时候全世界就都以为吉隆坡是间谍之城,马来西亚的名声就完了。”
潘汉年:“我在香港工作了近10年,您对我们组织以及我个人的做事风格应当有所了解。我不会让事情发展到街头火拼的程度,如果出现那样的事,我不用你们驱逐,自会立刻离境,回国接受组织训斥和调查。”
哈吉:“呵,萧先生确实是这样的。我听说您离开香港的时候,香港警察政治部和英国军情局全都放假三天。”
“那是因为港英政府代表的是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这是我们必须反对的,在马来西亚,我们无意与你们为敌,我们的敌人从来都只有一个:西方的殖民体系,”潘汉年说,“这么说吧,到我离任退休的那一天,你们应该会设宴为我送行而不是放假三天。”
……
“克林克安全屋沦陷。道恩、斯维尔失联。”
一封简短的电报从美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发出,但接收和解码电报者不是美国国务院,而是五角大楼。
道恩、斯维尔不是第一个在马来西亚失联的中情局探员,1月13日,还有一名探员史密斯 乔丹在马来西亚某处失联。
克林克医院附近的安全屋是1月17日晚发现失联的。附近的cia情报员悄悄赶往克林克医院时,安全屋外已经围了3辆马来西亚的警车,cia情报员只能假装吃瓜群众在现场围观。
情报员看到,在二楼的安全屋门口敞开,马来西亚警察在里面进进出出。不一会儿,一名搜查的警察出来,手里举着一支带瞄准镜的fal步枪,这是中情局在马来西亚配置的制式长枪。
另几名警察在安全屋门口以及从门口到楼梯口的走廊勘察现场,情报员拼命挤过去看,发现地上有一条从门口延伸到楼梯间的长长的血迹。
很显然,安全屋出事了。
中情局局长约翰 麦科恩皱皱眉头。作为掌管一个触角遍及全球的情报网的大头目,马来西亚情报系统的一点挫折不算什么,但这涉及中情局从去年起一直在谋划的“托举行动”——对马来西亚的离间颠覆行动,因此麦科恩不得不过关注一下。
“‘托举行动’是否暴露了我方的情报网?针对我们的组织为何方势力?请迅速查清,并重新调整和增强我方在马来半岛的力量。”
……
“同志们,现在说两件事。”
潘汉年从孟沙酒店归来,召集小组的其余人开会。
“第一,马来西亚的国安方面与我们达成了协议,在一定的范围内交换情报,这是今天我从马方获得的线索。”
“第二,马来西亚的国安方面虽然与我们在某些领域达成了合作的默契,但他们的国安系统仍然会排斥任何外国情报势力,即使这个势力正在帮他们。当然,我他们是不可能驱逐的,但你们有可能。所以从今天开始,你们三人,不,四人的行动要加倍注意,要从头到脚都像一个记者或者编辑。如果出了岔子,你们就只能回国了。”
张立群、毛家定、鞠忍、张晓芳:“明白。”
潘汉年:“英美两大情报机构都卷入了马来西亚的排华事件,这是一个机会,我们可以从中顺藤摸瓜,把他们在马来半岛的情报系统连根拔起,至少要重创他们的情报系统,但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我们的组织以及我们的人员必须安全……”
“副社长,楼下有人找你。”三楼的另一头,内参编辑室的小陈走出来,在三楼楼道对着潘汉年这一片工作区轻轻喊了一句。
……
中情局在马来西亚的负责人科莫中校查清真相只需要做二选一的排除法:安全屋被端,到底是苏联人干的还是中国人干的。中国人的可能性是70%,苏联是30%。稍微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科莫中校连查带猜,确定了是中国人。
鉴于这里是新华社的办公地点,公开机构,科莫中校派出布伦维克探员去执行“先礼后兵”的工作。
“请问,萧叔安副社长在吗?我是吉隆坡早报的记者詹姆斯,想与萧副社长洽谈合作事宜。”在一楼大厅,布伦维克礼貌地问道。
“请您稍等。”
“……对不起,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