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百九十章 老工人的怨念

炼铁车间是第一钢铁厂的重要部门,高炉、烟囱构成了他的基本元素。

5月的海南室外气温超过了30度,车间里的温度更是高达7-80度,而最靠近高炉的炉前工,则要常时间顶着近百度的高温挥汗如雨。

“......爬飞车那个搞机枪

闯火车那个炸桥梁

就像把钢刀插入敌胸膛

打得鬼子魂飞胆丧。”

65岁的张红旗嘴里唱着一首老歌,手上挥动不停,在开炉的同时,火红的铁水顷泄而下,他需要完成开铁口、扒大沟、排渣铁、铲堵泥等好几道工序,仿佛又回到了刚进鞍钢时的那些岁月。

“瞧瞧人家张师傅,这动作、这节奏,都好好学着,别看简单,那是多少年练出来的,没有一点力气是浪费的,明白吗。”

车间主任带着一群青工在旁边观摩学习,以老带新,传帮带都是我们在几十年建设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如今百废待兴,一切要从零开始,自然要重拾传统。

从炼铁车间到炼钢车间,从热轧到钢锻,所有的部门都遵循着这一传统,这些年龄偏大的老工人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恨不得一天24小时扑在车间里,为工厂的建设起到了极好的带头作用,也使得这间规模不大的钢铁厂,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就重新开动起来,在领导的关怀下,终于炼出了自2018年以来的第一炉铁水。

更让张红旗没有想到的是,总理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了车间,笑眯眯地看着他完成工作。

“老师傅,你好呀。”

“总......总理!”

张红旗激动得手都不知道放哪放,在身上擦了又擦才敢与总理相握,总理却毫不在意地紧紧握住他的粗手,摇了又摇。

“辛苦你了。”

“不......不辛苦。”

“老师傅啊,刚才看到你精神奕奕,身体很不错啊,家里怎么样,日子过得好不好啊。”

张红旗怔怔地看着总理和蔼的面容,离得这样近,又是这样地真实,心里有很多话想说,但是真到了这一刻,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如梗在喉,千头万绪全都化做了一声悲哭。

“哇”

所有人都吓到了,车间主任上前想要劝阻,陪同的省委办公厅张主任也上前来拉,总理摆摆手制止了他们的动作。

“老师傅,别着急,有什么委屈,慢慢说。”

总理温言抚慰,张红旗更是难以收声,直哭得肝肠寸断,人人侧目,好不容易停下来,最后只有一句话。

“总理,我们工人,苦啊!”

他一句话,在场所有的工人都低下头,特别是一些老工人,总理明白了,没有再问下去,只是不住地安慰。

“老头子!你怎么了。”

徐春林吓了一跳,没想到老伴当着这么多人放声痛哭,当她赶来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是一个宁折不弯的老顽固,别说哭了,她都不记得老伴上次喊疼是个什么时候,能让一个硬汉哭成这样,得多委屈呀。

谁知道,张红旗叫了一声苦就没下文了,徐春林赶紧上前,歉意地说道。

“总理,各位领导,我们家这口子不知道哪根筋抽抽了,千万别介意,我这就把他带回去。”

张红旗一甩手:“你脑子才抽抽了呢。”

“死鬼,你不脑抽,跑这儿丢人,瞧瞧,还不走,丢人丢到姥姥家了,耽误总理的大事呢,你不嫌丢人我都嫌丢人。”

徐春林嗔怪地打了他一下。

“诶,别这么说,老嫂子,我的大事啊,就是找你们了解情况。”

总理摆摆手:“其实呀,我是听到老师傅的歌声进来的,想想看,这里面多热啊,他还能唱出声音,我就是想看看,我们的工人师傅,是一种什么样的工作状态,与西方国家的工人有什么不一样。”

张建亚插话道:“我们的工人是工厂的主人,每一个工作都是为了国家的需要,才能拥有乐观向上的工作状态。”

“对,我们曾经是主人翁,在厂子里工作了大半辈子,突然有一天,国家不要我们了,让我们下岗自谋生路,我只会开炉、铲渣,她只会检验、抽查,几千块钱买断了工龄,说不要就就不要了,一下子推到社会上,你说说,我们俩该怎么活?”

张红旗的口子一开就收不住,想到那些艰难的日子,徐春林眼圈红了:“为了养活一家子,他去蹬三轮给人拉货,我去出摊卖早点,最难的时候,两个人回到家,兜里加一块儿只有三块钱,半大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家

不想错过《海南1939》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