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219

主炮?全球还没有任何一款坦克装备了这么强大的火力。”

“520马力柴油机,似乎与我们正在选用的bd-2差不多。”

“炮塔装甲厚度200毫米,还带倾角,车体正面装甲厚度100毫米,战斗全重35.5吨,这简直是上帝的杰作。”

如此优秀的指标,正是t-54/55系列成为后世最大产量坦克的原因,以中坦的车重,性能接近甚至是超越了当时西方5-60吨的重坦,成就苏联钢铁洪流的威名,成为西方世界很长时间内的噩梦。

当然,他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人机工程太差,特别是身材高大的老毛子要一下子挤进去四个人,操作环境相当恶劣,对乘员的防护也不够,一旦被击穿引起弹药殉爆,容易造成坦克乘员的全体阵亡。

简而言之,为了减小被弹面,炮塔又矮又小。

但是在1939年,这不仅不是缺点,还是让人眼前一亮的设计。

两位都是苏联最优秀的坦克设计师,这款坦克又是他们的杰作,思路上一脉相承,自然是一看就明白。

“太好了,他远远超过我国的任何一款坦克,在世界上也遥遥领先,我们设计局的作品完全就是垃圾。”

科什金感叹道,莫罗佐夫也有同感:“不光我们的设计是垃圾,科京的也一样,与它相比,他弄出来的那个kv简直就是又蠢又笨的北极熊,既防不了100毫米坦克炮,也无法打穿它的主装甲。”1

许跃平和手下看着两个大师在那里莫名感叹,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不想错过《海南1939》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