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会失去什么,如果连个守家之犬都做不到,不如卸甲归农好了,对了共产党第一个要打击的就是地主,他们连当个富家翁的可能性都没有。”
徐永昌不解:“共军还有余力在广东、福建发起进攻?”
“不好说,听说台湾已经被他们拿下了,渡海上岸不是不可能,但兵力应该不会多。”
陈诚开口说道:“福建多山,日本都没能拿下来,共产党最多就是骚扰性质吧。”
“那也不可不防,只可恨时间太短,我们无法编练出更多的军队,弄到现在捉襟见肘。”
蒋某人莫名地有些心烦,把这些事情一一解决,让这些人出去后,又把戴笠叫了过来。
“你的人有没有拿到情报,共军的进攻重点在哪里?”
“卑职正在研研究,情报来源驳杂,一时间不曾理清头绪。”
“没有时间了,你再不给出一个明确的结果,我们的部署就无法变更,军统总要有一点作用吧,不然我要你何用?”
戴笠头大如注,冷汗直冒,以前不是没挨过骂,但是这样的话从来都没听过,说明委员长是真得生气了,而且很大。
“请给卑职三天时间,一定弄清楚共军的战略意图,否则军法从事。”
不得已,他只能立下军令状,蒋某人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雨农,不是我逼你,是共产党在逼我们,你看看,河南我一松口,李宗仁就马上与对方合作,在黄河上架起了三百座浮桥,这倒底是为了送走灾民,还是另有他想?你说我们能不戒备吗?”
“卑职明白。”
打发走戴笠,他马上叫来侍从室主任商震。
“收拾一下,我们走。”
商震大惊:“出什么事了,要不要通知卫戍司令部?”
“不用,你只要去告诉俞济时、石祖德和柳元麟三人即可,他们知道该怎么做。”
三人当中,俞济时是侍卫长,石祖德是警卫团长,柳元麟是特务团长,都是专门保卫他的警卫力量,也是他最信任的人。
俞是第74军的老军长,正因为这层关系,第74军才得到了守备武汉的重任,而他本人担任着侍卫长,负责整个内卫的工作,闻言匆匆赶来,同时调来了几部普通牌照的小汽车和十多部军用汽车,将半山官邸的人员全部运走,运去武汉会战期间,因为躲避日军空袭而建立的另一处隐蔽指挥所。
与此同时,第74军军长王耀武也接到了命令,加强武汉地区的防卫,这道命令来得莫名其妙,共军离武汉还远着呢,这个时候搞起来是要闹哪样?
腹诽归腹诽,他一点也不敢轻忽,马上叫来几个师长。
“接到委座命令,加强武汉防卫,外围的几个要塞都要派出得力部队把守,特别是田家镇,你们看看谁去?”
第51师师长李天霞答道:“51师当仁不让,愿为委员长守卫田家镇要塞。”
“也罢,你是我的老部队,一定不能辜负党国的信任。”
“不成功,便成仁!”
几个人异口同声地喊道。
第七百零九章 调兵遣将(完)
武汉外围一线阵地为大别山这道天然屏障,第二线为广济、麻城、罗田、黄安一线沿长江南北两岸的各个要点,其中广济县所属的田家镇就是其中的一个关键之处。
在1938年6月开始的武汉会战当中,日军水陆并进,首先突破的就是广济到田家镇这个点,因此在果军看来,共军如果想要威胁武汉,也绕不开位于大别山南麓到长江口岸的田家镇要塞。
第51师是王耀武的老部队,也是他最放心的部下,把第51师放到这里,足以表现其重视程度。
该师是个满编制师,即两旅四团制,而并非中央军整编之后的三团制,全师有近万人之多,只不过这个师在武汉会战的万家岭之战中伤亡惨重,四个团长全部重伤,团营以下军官阵亡高达107人,战后得到了补充,人数将将恢复到战前的规模。
师长李天霞(黄埔三期)接到任务马上布置防务,决定把师部师直和第151旅放到广济县城,第153旅守卫田家镇要塞,旅长张灵甫(黄埔四期)作战勇猛,万家岭之战中也负了伤,经过一年多的休养,身体已经康复。
“汉宗,你看到没有,要守住田家镇,那个山头就是制高点,不能丢。”
在武汉会战中被日军炸毁的工事正在恢复,张灵甫的目光放到远处,位于镇外的玉屏山,叫来部下第305团团长唐生海(黄埔三期),指给他看。
“咱们还要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