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舯部是现代造型的球鼻艏,细而长的前半部分船体到中间舒展开,形成前窄后宽的锥形比例,从高处望下去,就像一把锋利的匕首,或是铁枪头,静静地躺在船台上。
松方幸次郎以一种自豪与遗憾兼而有之的语气介绍道:“昭和12年(1937年)9月8日制船所接到海军舰政本部的下达的订单,昭和13年(1938年)3月底辅设下第一根龙骨,如果一切顺利,今年就可以下水,然后拉到佐世保的7号船渠进行舾装,最多一年就能入役,可惜,它现在只能躺在这里生锈。”
一直跟在他身边的海军军官突然向众人鞠躬行礼,用恳切的语气说道。
“诸位能决定它的未来,在下恳求你们,不要把它废弃掉,哪怕建成之后做为赔偿都可以,这是日本造船史上的奇迹,世界上最厉害的战舰,一定能在未来发挥出作用,拜托了。”
林凯问道:“你是?”
松方幸次郎为他介绍:“他是舰政本部第4部的福田启二技术少将,这条船的设计者。”
叶辰愕然:“它就是“武藏号”?”
福田启二吃惊地直起身:“目前它还是“二号舰”,正式名称并没有确定,不过“武藏”的呼声很高,可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林凯捅捅他:“你才知道啊。”
“一时没想起来,想不到它还没建成。”
福田启二马上说道:“很快的,一应材料都准备好了,最快明年就能建成,难道贵军不需要战舰吗?”
叶辰还沉浸在历史上没有回过神来,做为一名海军人,哪有不知道“大和”“武藏”的,那可是史上最大的铁棺材,一次埋葬了2000多人,如今活生生地在他面前。
第九百四十九章 超级战舰
以叶辰和林凯的见识,再造一款二战时期的火炮战列舰,基本上只有情怀一个理由,还是日本人的情怀,不过在“新日解”那里勉强能说得过去,但别人显然不这么想,齐列津的兴奋点就和他们完全不一样,苏联人目前还在建造的“苏联”级,就是这么一款还没有下水便过时的东西。
但那是人家的选择,咱们可以提出建议,却不好指手划脚。
当然了,目前只有一个船体,只安装了动力设备的“二号舰”,还是具有一定的改造余地的,例如像“3号舰”一样改造成航妈,满排超过7万吨和“辽宁”号一个等级,而载机量呢?
惨不忍睹。
航妈和战列舰的内部结构完全不一样,整个设计基本上要推倒重来,而且还不一定能做到最优化,最关键的是,这个级别的战列舰,日本人安装的动力输出只有15万匹轴马力,导致最大航速只能跑出27节左右,无法跟得上舰队的高速作战。1这个缺点,在齐列津看来却成为了优点,因为坑爹的“苏联”级,以20万匹轴马力推动差不多同样的重量,最大航速是多少呢?
28节!
这么一对比,日本人在船体设计上的估点就凸显无疑,师从英国人的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一些特点,缺点依然在动力方面,一款比较优秀的设计却配以这么低的输出,毫无疑问浪费了它的优点,哪怕与“苏联”级一样上到20万匹轴马力,也能轻松跑过30节,而30节就是高速战列舰的指标了。
不管怎么改造,增加输出功率都是势在必行,在这方面,苏联人从约翰-布朗公司买到的用于“苏联”级战列舰的蒸汽轮机,达到了单台功率7万匹轴马力的恐怖数据,如果用在“二号舰”上,四机四轴推进方案下,总输出功率将达到28万匹之多,最高航速可以超过33节。
当然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替换问题,而是涉及到了动力舱的分布和改动,如果不是设计者本人来改,基本上相当于重新设计了,福田启二的出现,恰恰弥补了这一点。
他不是俘虏,也不是起义人员,而是听说长崎落入“新日解”之手,特地从吴军港跑来的,主动当了带路党。
““一号舰”已经停工很久了,如果不是海军的反对,此刻可能已经被他们拆掉,制造枪炮什么的,我实在不希望“2号舰”也落到那样的下场,既然由贵方接管,那么请考虑一下,完成他吧。”
这是个固执的家伙,对于自己的心血有着无比的执念,要想说服他,就要拿出过硬的证据,叶辰只用了一招,便让对方哑口无言。
播放“大和”、“武藏”两舰的纪录片。
没有什么比看到自己的作品一一毁灭更让人难受了,福田启二刚开始还很兴奋,因为他看到了两舰的下水和服役,可是在战争中沦为豪华旅馆,又在不得不出战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