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号设备间的电缆是不是还有点问题?”江逸看着系统图问道。
“我让老刘去看看。”
刘明涛没看出来有什么不对的,但是既然江逸说了,他就要安排人去看看。
看着日趋完善的月球基地,江逸在想是不是得把戴森球计划提前了。
想要研究可控核聚变,这个大东西需要的能源将是巨大的。
靠目前排布在月球表面的太阳能板,一旦他们实验次数频繁起来,可能撑不住啊。
“院长,我回去做个研究,这儿就麻烦你们了。”他向刘明涛喊道。
“好!”
跟其他人点头示意,江逸离开实验室,回到了家中。
玉儿正在给呦呦洗头,看到江逸回来,她们俩都有些惊讶。
“老公今天这么早就回来了?”玉儿问道。
走过来亲了下玉儿,又啵了下呦呦的脸蛋,江逸笑道:
“有个东西想提前做出来,就回来了,我上楼去了。”
“嗯”
到了自己书房,江逸打开投影系统,将太阳系放在自己面前。
眼中流转着无数的讯息,江逸尝试在其中找到一个最容易实现的方法。
戴森球只是江逸为了研究可控核聚变找的过渡能源,不需要投入太大的功夫,把能源利用率搞到最大。
毕竟戴森球只是借的能量,还是可控核聚变自产的香。
“戴森球的材料和排布问题很简单”
之前他觉得要费些功夫的太阳能板密度问题,现在他好似随意的抽取了一下,便将数量确定了下来。
这个数量下的太阳能板能保证获得巨大能量的同时,不影响太阳对蓝星的光照。
同时,太阳能板的数量不是越多越好,以太阳的体积,如果真的要做出一个包住它的空心球,那整个太阳系的物质都不够用。
并且还要考虑到其中一部分能源,要用来维持太阳能板和太阳之间的距离,不然很可能太阳能板会被太阳近处的温度给气化。
至于太阳能板的材料问题他也有了想法,研制一种耐超高温的纳米颗粒就行。
“这两个相对简单,问题是运输。”
从蓝星到太阳,这距离可不是在缩略图上看的这么近。
即便依靠现在的航空航天技术,怕是也需要以年为单位来计算。
“从蓝星运输太阳能板过去不划算,把耐超高温纳米材料先送一小部分到水星,在水星制作太阳能板,再向近太阳区域运输。”
将太阳最近处那个“小巧”的水星放大后,其表面层层叠叠的环形山显现在江逸的眼前。
水星主要也是由岩石组成,因此是可以当做原料加工厂的。
按照江逸选定的数量,全部取自水星也就把它表面铲掉一层皮,问题不大。
在水星表面找了处容易着陆和起飞的地点,江逸将水星扔到一边,摸着下巴考虑新型太空船的设计。
他们现在还没有新能源,如果用传统的燃料实在是不现实。
可是戴森球还没做出来,肯定不能用戴森球提供做运输戴森球工具的能量。
看着空旷的太空,江逸看到了它们的七个天基离子炮。
“高能氢离子似乎可以,太空中也不缺,我也有吸收利用它们的技术。”
“嗯,可行,高能能源有了来路,接下来就是新引擎了。”
“传统太空船在太空只能通过喷气产生反作用力运动,有没有其他可以利用的着力点?”
高能氢离子可以直接当做推进气体喷出来,但是这样的利用效率江逸看不上。
想了想,江逸看向了自己的戒指,玉儿的戒指他至今没法解析。
可是,引力波他似乎可以。
天体会对其周边时空造成扭曲,继而产生支配天体运动的引力。
在太阳系中,这种时空扭曲就成为了一个个跳点,可以供飞船着力加速减速或者调整方向。
江逸点击几个星体,它们四周的时空变成可视的线状,几个星体就好像放在一块大布上,将时空这块布压出一个个凹陷。
因为星体都在运动,所以这些时空扭曲会跟着星体一直运动。
想要让太空船能从蓝星飞到水星,继而向太阳靠近,那么这之前的每个时空扭曲的特性江逸都要先研究出来。
或许是个巨大的工程,但是对现在的江逸而言,似乎也不是那么难办的事。
敲定方案,接下来就是新型引擎和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