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宛保证自己说不出这种话来,正疑惑着,宁简舟出声,“对,我名字就是这么得来的。你倒是挺厉害,会看病,还会成语。”
他很少佩服谁,眼前这女人算一个。
感受到他友好的目光,宁宛笑笑,不客气地说:“这算什么?我会的可多着呢。以后有机会我多给你露几手。”
宁简舟:……就没见过那么不客气的人。
看在宁宛帮了他跟爷爷的份儿上,宁简舟露出和善的笑,“好。”
少年的笑看在宁宛眼里,和煦如春风,她越发觉得眼前的人跟这简陋的环境格格不入。
但她着急印证一件事,也没在这里久留,道别后直接离开。
宁宛背着竹篓走出去老远,在小树林里趁着没其他人在,她立即进了空间。
“菜古玉,菜古玉啊!快来!”
宁宛坐在福泉边上大呼小叫。
菜古玉嗖的一下到了她面前。
“菜古玉,快帮我问问,我爷爷的名字是不是叫……”
“你别说,让我来说!”菜古玉抢了先,“宁简舟,你爷爷的名字。刚才已经查证,你见到的人就是你的高祖还有你亲爷爷。”
!!!
就是这么简单粗暴的答案!
宁宛感觉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
她就说,她就说呀!
第一眼看到那少年就觉得惺惺相惜,第一眼看见那老人就觉得心疼不已。
这分明就是血浓于水,亲情牵绊。
哪怕只是平行世界里的人,哪怕她的灵魂附在了别人的躯壳上。
骨子里的牵绊根本就割舍不断。
不行,她不能让高祖也就是太太爷爷住牛棚了。
那样的环境,就算没病的人住进去也得磨出一身病来。
“菜古玉,你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离开牛棚吗?”宁宛的语气低沉下来。
她是一点儿法子都没有。
菜古玉挺直蛇身,“这简单,改革开放之后,你爷爷可是养殖大户。你不是继承了养殖技术吗?”
“养殖?”宁宛的眼睛亮了。
“是,养殖,农牧业你爷爷都有涉及。不然你以为那八九十年代的钱票是哪里来的?”
菜古玉点到为止,没再继续出点子。
宁宛也不需要它继续说,现在脑子里已经想到了两个方案。
不过在实施之前,她还有些重要的事得做。
一,给叶超还有李师傅准备速干面料的厨师服,大热的天儿在火炉边烤着,比牛棚里还煎熬。
二,回家吃饭后去村委泡豆子,教导社员做豆腐、生豆芽。
想到这里,宁宛快速地在老爹的商场里搜索着合适的速干面料厨师服。
别说,还真被她找到了。
虽然空间里堆积着数不清的速干衣,但宁宛只是拿了两套出来。
一套给叶超,一套给李师傅。
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宁宛深知。
一人一套已经算是违背了这个时代规则,多了的话,必定会引起旁人的注意。
所以哪怕是她自己,都不打算穿。
从空间里出来,宁宛把娘家邮寄过来的米面包裹放在竹篓,零嘴儿包袱、水果包袱还有肉脯跟布料包袱则是拎在手中,然后回了家。
张喜凤刚刚把最后一个野菜粗粮饼子贴好,就听见了院子里的动静。
从厨房张望出脑袋一看,张喜凤一讶,赶紧走出来接应。
“婉儿?你咋回来了?拿这么多东西,怎么不等叶超送你回来。”
宁宛把东西放地上,张喜凤帮着把竹篓卸下来。
“肩膀勒疼了吧?这么沉。”张喜凤心疼地说着,看见竹篓里的米面,她又是一惊,“婉儿啊,你买这些干啥?家里有吃的,你花这钱多浪费?留着买你需要的东西多好。”
宁宛揉了揉肩膀,为了逼真,刚才一路她真是费力背回来的。
几十斤的东西在肩上,加上手里提着的,确实够重。
“妈,这不是买的。之前我去了邮局,是我妈邮寄过来的。”
张喜凤听说过宁宛娘家邮寄东西的事儿,但还是头一回见。
在她瞧着这些好东西搭配着野菜粗粮什么的延续着吃,一个人最少得吃半年。
可她听说的,亲家妈那边好像每个月都给东西。
这也太多了。
难道是亲家妈听说了宁宛结婚的事,担心这边日子过的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