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35章 如愿以偿的埃尔雅娜

棕羊毛斗篷,指尖仍带着夜色的寒意,却用掌心的温度握住阿涅赛的手。那只手冷得像刚从河里捞起的水晶石,她便捂得更紧,眸光里涌上一层柔软的怜惜与坚定。

“德尔芬家族的财富,留不住你母亲,也留不住你,”埃尔雅娜低声,却铿锵有力;随即扬起爽朗的笑意,“可你闯到了托尔托萨,我们还是团圆了。今天是我的婚礼——你这幅画,就是我最好的嫁妆!等它收笔,过来痛饮一杯麦酒;晚上,来我房间,让我细数你流浪的日子,可好?”

阿涅赛的睫羽微颤,仿佛将泪意揉进风里,她抬头迎住那笑——眼睛像打磨过的蓝宝石,瞬间恢复了光。

“好!为了你和艾赛德,我要把卡莫村画得像晨祷时的赞美诗。”她眨眨眼,嘴角一挑,“不过叙旧改天吧。今晚可是你们的新婚之夜呀——”

埃尔雅娜凑近,悄声挤出一句调侃:“日子不对,下着雨呢!你懂的,今晚啥都干不了!”

两人一愣,随即同时放声大笑——笑声撞进雨雾里,像银铃敲碎了早冬的灰色。,咸~鱼/墈*书/ _庚·芯^罪¢哙_阿涅赛重新拿起炭笔,笔触更添几分柔情,画布上渐渐浮现婚礼的场景:华盖下的油灯、彩布飘扬的橄榄树、忙碌的萨赫拉与笑闹的蓓赫纳兹。她的笔触细腻,捕捉了冬日阳光的温暖与人群的喜悦,画布宛如一幅中世纪村落的缩影,记录下这难得的欢庆时刻。

午后,婚礼仪式正式开始。院子里聚集了村里为数不多的居民、托尔托萨城来的侍从,以及李漓的随从,约三十余人,围成半圈,目光聚焦在华盖下。希伯莱拉比约瑟夫,一位来自安托利亚的年长学者,身披白色亚麻袍,头戴圆帽,手中握着一卷《托拉》,站在华盖下,目光温和而庄严。他的声音如清泉般流淌,用希伯来语低声祷告,祈求神的祝福降临新人,院落里的喧嚣渐渐沉静,空气中弥漫着神圣的氛围。

李漓身着深蓝锦袍,外披一件希伯莱传统的白色长袍(kittel),袍角在冬风中轻晃,象征纯洁与新生。他的神情复杂,眼中既有对责任的担当,也有对埃尔雅娜坚持的无奈。站在华盖下,他的目光不时扫过人群,捕捉到李锦云眼底的微妙失落与萧书韵的淡然笑意。埃尔雅娜一袭深棕色长裙,裙摆绣着细密的葡萄藤纹,外罩白色面纱,面纱边缘垂下几颗细珠,闪着柔光。她的脸上洋溢着坚定的喜悦,眼中燃着希伯莱女性的骄傲与期待,步伐沉稳地走向华盖,带着对新生活的憧憬。

仪式开始,拉比约瑟夫宣读羊皮契约(ketubah),详细列明李漓对埃尔雅娜的责任与承诺。契约以希伯来文书写,墨迹遒劲,李漓与埃尔雅娜在拉比的见证下签字,羊皮纸被小心卷起,交由埃尔雅娜保管。拉比随后引领七祝福(Sheva Brachot),每段祝福由不同宾客朗诵。萨赫拉代表李漓的随从,以清亮的嗓音诵读第三祝福,祈求新人幸福。她的努比亚口音与希伯来语交融,宛如一曲异域的赞歌,引来宾客的低声赞叹。

接着,埃尔雅娜将一枚简单的银戒指戴在李漓右手中指,依照希伯莱传统,她用希伯来语宣誓:“以此戒,你归于我,依摩西与以色列之律。”李漓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柔情,低声回应:“我接受。”宾客们低声应和,气氛庄严而温馨,冬日的阳光洒在华盖上,仿佛为这一刻镀上了一层金光。

托尔托萨的十字军风俗为仪式增添了几分本地色彩。一名随从骑士,身披锁子甲,外罩白色斗篷,献上一只粗陶杯,杯中盛满麦酒。他单膝跪地,向新人致敬,朗声道:“愿主庇佑大人与夫人,愿婚姻如麦酒般醇厚!”李漓接过杯,与埃尔雅娜共饮,麦酒的微苦在舌尖散开,引来宾客的掌声。

赫利拍着掌,笑得前仰后合,举起陶杯高声喊道:“里奥,这杯你不许剩!喝光!可别浪费了村里最好的麦酒!”她的嗓音清亮如铃,带着一点不容拒绝的豪爽,引来一片哄闹声。

蓓赫纳兹立在一旁,摇着头,一脸坏笑:“蓓赫纳兹,你这是怕他喝多了,今晚忘了去哪张床吧?”

“姐夫!”格雷蒂尔举起酒杯,一手还啃着油亮的羊蹄,满脸油光闪闪,却笑得像个刚抢到猎物的小狼崽,声音洪亮地喊道:“我祝你每天都能娶一个老婆!这顿饭,简首是神赐的恩典!”他话音未落,又狠狠咬了一口羊蹄,汁水顺着手指首流,惹得旁边的观音奴忍不住皱眉。

朗希尔德一个箭步上前,啪地揪住格雷蒂尔的耳朵,把他整个人拽得差点栽进火盆:“你这狗嘴里塞了半头羊,还能蹦出这般胡话?!”

“表姐!”格雷蒂尔歪着头嚷嚷,挣扎着不忘替自己辩护,“姐夫本来就不止你一个老婆!多一个、十个、一百个,有

不想错过《流浪在中世纪做奴隶主》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