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雨,密集如蝗。但桓谦的战船保护着一艘载着五百斤炸药的大船冲到了水门下方,紧贴着水门下方的巨大中柱停了下来。
申时三刻时分,一声爆炸惊天动地的响彻天地。整个建康城都抖了一抖,包括十余里外的东城区域都听到了这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人们惊骇四顾,寻找眺巨响声传来的地方。但见西城方向,一股黑烟在空中升腾,像是一朵巨大的蘑菇在空中久久不散。夕阳照耀之下,给这黑色的巨物镶上了金边。这场面瑰丽而诡异。这就像是一个巨大的不详的征兆一般,令人惶然不知所措,惊恐心悸。不久后,北侧战况传来。进攻的步兵遭遇了惨败,死伤千余人不得不暂时后撤停止了进攻。桓谦的脸色更加的难看了。其实他这里的情况也逐渐变得恶劣,已经有七八艘战船起火,烧的烈焰熊熊烟尘滚滚。还有更多的火弩箭向着已方船队激射。自已的座船不久前船楼也起了火,好在被迅速扑灭了。兵士的死伤情况也很严重,七八艘起火的战船上的兵士不得不跳水求生。快船前去营救之时也被对方击毁了多艘,反而饶上了更多的性命。火势和床弩更造成了大量的伤亡。粗略估计,已有近千人的伤亡和落水。桓谦明白,这么下去不是个办法。再熬下去,怕是所有的船只都要起火沉没。数十艘楼船将要全部折损在这里。目前的情况是,这样的角度,根本无法对堤坝城墙上方的敌人形成有效的打击和破坏,地利的优势太明显了。若是继续往前推进,利用弓箭手的强大压制力全面覆盖敌人,逼得敌人无法露头,倒是有可能控制局面。但那样一来,已方的所有战船将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因为对方的普通弓箭和弓弩也将进入射程之中,会有更多的火箭射到战船上。况且,距离越是靠近到射程之内,对方便越有可能启动水瓮城结构,困住已方战船。此时除非立刻下令退兵减少损失,否则情况会越来越糟糕。桓谦的脑海里迅速的运转着,眉头紧皱着。下达撤退的命令固然不难。但一旦下令,下一次的进攻便更难了。战船损耗严重,士气也遭到挫败,拖延的越久越是不利。桓玄那里也难以交代。这情形令人感觉无能为力。桓谦多么希望,此刻能够像东府军的战船一样,配备强大的火炮,既可及远也威力惊人,可以轻松压制对手。可惜的是,自已手中并没有。看着前方燃烧的战船和滚滚浓烟,桓谦忽然脑中灵光一闪,他想起了进攻燕子矶的时候所用的手段。那便是,以烟雾遮蔽对手的视线,也许可以起到很好的作战效果。眼前的局面,对方拒守的只是短短的高处城墙而已,比之开阔的江面更可利用烟雾遮蔽视线。以此为灵感,桓谦迅速在脑海里进一步的形成了一个新的作战手段。敌人既然在高处拒守,难以攻击。何不用火攻烟熏之法。四丈高的城墙,长度不足百步,完全可以用烟火的进攻迫之。这样既可令对方难以驻足,又能防止对方源源不断的从水门城墙上支援过来。如此良方,为何不用?桓谦看了看风向,风从南来,微微偏西,正是不错的风向。若能在堤坝外侧西南方向的城墙下方堆放柴草,起烟火熏蒸,烟雾和热力顺着城墙往上,必能令对方难以立足。想到这里,桓谦当机立断,立刻开始行动。他下令所有战船往后撤离出战斗区域休整,从后方增援了十艘楼船填补阵型的空缺。同时传令后方兵马即刻收集树木柴薪枯草芦苇。众人虽不知桓谦用意,但立刻展开了行动。堤坝上树木不少,河道近岸处更是芦苇多的很。北侧遭到挫败的三千多步兵也被命令准备大量的柴薪备用。晌午时分,收集的柴草树木已经堆积如山,桓谦见时机已到,于是下达了再次进攻的命令。数十艘楼船再次挺进前方水域,对着高处敌人展开攻击。对方自然也毫不示弱,不久前数艘燃烧的楼船在面前沉下河底,自然是士气正旺。司马遵甚至亲自赶来,为守卫水门的兵马打气助威,大加褒奖。此刻荆州水军又攻来,守军自然是丝毫不惧。双方你来我往,弩箭在空中密如飞蝗一般,火箭的烟火在空中划出密集的轨迹,战斗进行的异常激烈。不过这一次桓谦的战船保持着较远的距离,只有十余艘战船进入射程之内进攻,其余的蓄势待发并不靠近。这么做有效的保证了战船和兵士的安全,一旦有战船起火难以扑灭,便会立刻后撤到射程之外,借助其余兵马的帮助救人灭火。而后方的楼船会突前补位,继续进攻。但这所有的一些作为,都是为了掩盖真实的目的。秦淮河南岸上,千余兵士背负柴草树枝青黄芦苇物开始向堤坝城墙下方靠近。在抵近之时,他们很快便被发现了踪迹。上方的守军开始向他们放箭。荆州兵士们不管不顾,发力猛冲。利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