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腰间手弩,登上红叶别院的堡楼。
这红叶别院是皇室行在,有五处堡楼可纵览整座别院,锁住所有出入口。
陈迹皱眉思索,按理说从红叶别院回京,即便快马加鞭,也要等天亮才能回来。
解烦卫怎会来得这么快?
太子亦开口问先前去报信的随从:“怎么回来这么快?”
随从解释道:“小人还没到丰台驿,恰好遇到这批解烦卫说是要去大同公干,遇到此事便先来了红叶别院。”
太子点点头:“倒也巧了。”
有人低声问道:“我们现在怎么办?要在此处等着解烦卫查案吗?”
福王懒洋洋道:“那要等到什么时候了?我等早些歇息吧,诸君明日还要春狩呢。”
有人一怔:“出了这等事,还要春狩?”
福王斜睨过去,玩味道:“春狩乃朝廷固有仪轨焉能因小事废止?便是天塌下来了,也得走个过场。况且,陛下圣旨都到了,还许诺了爵位,诸君得拼了命才是,这可是各位祖辈都未必能拿到的殊荣。行了,都回去歇着吧,解烦卫有事会传唤各位的。”
太子回头对廖先生吩咐道:“廖先生,为宾客安排住所吧。”
廖先生低头称是。
他对红叶别院里的小吏招了招手,数十名小吏提着灯笼前来,将宾客们分别领去定好的宅院。
陈迹与张夏并肩而行,前面的两名小吏却在一条小巷岔路处一个往左、一个往右,要将陈迹、齐斟酌、张铮、张夏四人分开。
张夏在岔路处站定问道:“我住哪个院子?”
小吏赶忙回答:“回禀张二小姐,您与您兄长住春露院。”
张夏又问:“陈迹与齐斟酌住哪个院子?”
另一名小吏回答道:“小人要领齐大人、陈大人去冬雪院。”
张夏闭目回忆:“一个在最东边一个在最西边,这是谁安排的?”
小吏低头道:“小人不知。”
张夏皱眉问道:“冬雪院隔壁的谪仙居是分给谁了?”
小吏一怔,他没想到张夏对这红叶别院竟了如指掌:“是齐家贵女所住。”
张夏又问:“那我春露院隔壁的聚贤居住的谁?”
小吏脑袋垂得更低了:“小人不知。”
张夏笑了笑:“我们不去春露院了,我与兄长住冬雪院的东西厢房即可。”
小吏慌张道:“这怎么行?小人可不敢随意带路,得按照名录上的安排才行。”
张夏不等他带路,已径直朝冬雪院走去:“那你不必带路了,我知道在哪。”
他们身后,齐昭宁忽然阻拦道:“等等,你们怎能同住?”
张夏回头斜睨:“住在不同的屋子里,怎能算是同住?我兄长在此,有何好避讳的?”
齐昭宁皱眉道:“可那是同一间院子啊,你没有学过女诫吗,行事怎能如此肆意妄为。”
张夏理所当然道:“没学过,怎么了?”
齐昭宁一怔。
等她再想驳斥时张夏已然走远了。
进了冬雪院,陈迹返身正要将院门合拢,却见张夏看着齐斟酌:“你去隔壁与你妹妹同住。”
齐斟酌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在张夏的目光中败下阵来,转身去了谪仙居。
张夏将院门合拢,第一时间转身背靠木门,低声道:“小心,那些人不是解烦卫。”
张铮与陈迹瞳孔骤然收缩。
难怪张夏一定要住进冬雪院,难怪张夏要将齐斟酌一并撵走,出了这等大事,身边一个外人都不能留。
陈迹看了一眼左右,拉着两人进了正屋,若无其事的点燃烛火。
他贴在门边,透过缝隙朝外面打量:“可以说了。”
张铮疑惑:“阿夏,你怎知他们不是解烦卫?”
张夏在八仙桌旁坐下,低声道:“他们佩戴手弩与解烦卫有细微之差,虽然都是取牛脊方筋所制,但解烦卫弓弦里是混了蚕丝的,这些人弓弦明显没有掺蚕丝,所以光泽不同。”
陈迹思忖道:“若是用久了,便是混进蚕丝缫制,弓弦亦会失去光泽。”
张夏忽然不再言语,陈迹所言有理,而她似乎另有隐情。
她沉默片刻:“我如此笃定自有原因,你们先不必管我为何知晓,重要的是,何人敢在天子脚下冒充解烦卫?他们要做什么?”
张铮低头思忖:“太子?福王?也只有这两位能蓄养这么多死士,也只有这两位有本事藏匿这么多手弩。”
私藏弓弩乃宁朝大忌假扮解烦卫更是大忌中的大忌。敢做下此事之人,就没打算让这些假解烦卫活着。
这些假扮解烦卫的人也一定深知,自己事成之后不可能活着。
这是真正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