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78章 魏7

通过建立屯田管理系统,设立专门的农官职位,如典农中郎将、典农校尉和典农都尉等,体现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这些农官的设置,使得屯田制度得以有效运作。屯田制度的实施,为大量无地农民提供了生存条件,有助于社会稳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屯田制度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政府的腐败、官宦豪族的侵夺以及屯田部民的负担加重等。这些问题导致了屯田制度的衰落。

咸熙元年(公元264年)二月初一日,特赦益州境内的“土着”。同年五月,相国、晋王司马昭奏请恢复五等爵位制。[

伐灭蜀汉

景元二年(公元261年)十月,蜀汉将领姜维带兵进犯魏国的洮阳郡。镇西将军邓艾率部迎击,在侯和击败蜀军。姜维退回汉中。[2]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五月,曹奂诏令诸军大举进攻蜀汉,派征西将军邓艾率领三万人从狄道奔赴沓中、甘松地区,以牵制姜维军队;派雍州刺史诸葛绪率领三万多人从祁山奔赴武都、高楼(《资治通鉴》作武街、桥头),断绝姜维的退路,与邓艾形成两面夹攻之势。又派镇西将军钟会统兵十万余人分别从斜谷、骆谷、子午谷奔赴汉中,向蜀汉展开进攻。自邓艾、钟会率师伐蜀,魏军几乎所向披靡。同年十一月,蜀汉后主刘禅到邓艾军中请降,蜀汉灭亡。

防备东吴

自魏国灭亡蜀汉之后,东吴军队进逼永安,魏国调动驻守荆州、豫州等地的军队成犄角之势互相策应。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四月,东吴特遣使臣纪陟、弘璆来魏国求和。[2]

外交

景元二年(公元261年)七月,乐浪郡的外族三韩、濊貊等部落首领各率其部属来朝进贡,表示归附。

外交

景元二年(公元261年)七月,乐浪郡的外族三韩、濊貊等部落首领各率其部属来朝进贡,表示归附。[]

景元三年(公元262年)四月,辽东郡官员上报朝廷说,肃慎国派使节不辞艰辛前来进贡,献上他们国家制造的弓三十张,每张长三尺五寸;楛木制的箭矢长一尺八寸,另有石弩三百枚,牛皮加铁制成的盔甲二十套,貂皮四百张。

奇人预言

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八月,襄武县官员上报告朝廷说,在襄武县出现了一个奇异人,身高超过三丈,脚印长达三尺二寸,白发苍苍,身着黄色的单衣头巾,拄着手杖。他向民众宣告天下太平了,预言十二月时,魏国的天禄将会终结,而晋朝将继承天命。[] 不久后随着曹奂退位,晋朝建立。[

出嗣降辈

曹奂在魏元帝景元元年(公元260年)被司马昭立为皇帝,继承了魏明帝曹叡的皇位,[] 并尊曹芳的配偶郭皇后被尊为皇太后。[] 作为魏明帝的远房侄子继承皇位,虽然在血缘上较远,但在政治上却满足了司马氏控制朝政的需求。[

陈留王恭己南面,宰辅统政,仰遵前式,揖让而禅,遂飨封大国,作宾于晋,比之山阳,班宠有加焉。[]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

奂知鼎命已移,垂拱仰成,永终天禄,甘于亡灭,孝献之流尔。[] (元代学者郝经评价)

曹操(公元155年[]-公元220年3月15日[2]),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一说本姓夏侯,[]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中国东汉末年的权臣,亦是曹魏政权的奠基者。太尉曹嵩之子。[]

曹操少年间任侠放荡,到二十岁时举孝廉为郎,授洛阳北部尉。后任骑都尉,参与镇压黄巾军,调济南相。董卓擅政时,散尽家财,起兵讨董卓。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据兖州,分化诱降黄巾军三十余万,选取其中精锐组建青州军。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迎汉献帝至许县,从此用献帝名义发号施令,总揽朝政。在此前后相继击败袁术、陶谦、吕布等势力。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在官渡之战中大败割据河北的袁绍,随后削平袁尚、袁谭,北击乌桓,统一北方。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进位丞相。同年率军南征,收服荆州,但在赤壁之战中败于孙刘联军。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取汉中,次年(公元216年)自魏公进爵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病死于洛阳,享年六十六岁。[]曹魏建立后,被追尊为太祖,谥号武皇帝,[]葬于高陵。

曹操用人唯才,抑制豪强,加强集权;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他的诸种举措使统治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对于曹操的功业及其为人,后世评论之

不想错过《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