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江夏,然后北归,先攻陷新蔡并杀新蔡王司马确,后再攻陷许昌。[22]
兼并王弥
十月,石勒在己吾县宴请王弥。宴上石勒亲手杀了王弥,兼并了他的军队又表奏刘聪,称说王弥反叛。刘聪勃然大怒,派使者责备石勒“擅自害死朝廷重要辅佐官员,心中没有君主”。但还是给石勒加上了镇东大将军,督并、幽二州诸军事,兼并州刺史等职,来安慰石勒的心。苟晞、王赞密谋叛离石勒,石勒把他们杀了,还杀了苟晞的弟弟苟纯。[22]
刘聪弑君
310年刘渊病重,命刘聪辅佐太子刘和。刘渊病死,刘和继位,数天后刘和发兵进攻庶弟、大司马刘聪和其他三王,反被刘聪所杀,刘聪自立为帝。[24]
陷京灭晋
刘聪继位后,派遣族弟刘曜、东莱公王弥等率领四万大军攻取洛阳周边的郡县,以孤立洛阳。311年,石勒在苦县(今河南鹿邑县)消灭西晋主力部队十余万人。
同年夏季,刘曜、王弥攻破洛阳,把晋怀帝关在端门,强侮晋羊皇后,屠戮三万多公卿、百姓。又将怀帝掳至平阳。[26] 丁未,刘聪大赦,改元嘉平。[25] [27] 随后杀了晋怀帝。
得知晋怀帝被杀的消息后,晋秦王司马邺于313年在长安称帝,即晋愍帝,此时西晋只剩长安及周边的弹丸之地。
316年,刘聪又派遣刘曜攻破长安,晋愍帝投降,西晋亡,也有人认为晋怀帝被杀才是西晋灭亡的标志,司马邺只是割据势力。汉赵基本拿下了关中、关东。[28]
平阳政变
汉昌元年(318年)七月,刘聪病重,刘曜、石勒受遗诏辅政,又升曜为丞相、领雍州牧,勒为大将军、领幽、冀二州牧,勒推辞不敢受。癸亥,刘聪死,甲子,太子刘粲继位,立靳氏为皇后,其子刘元公为太子,改元汉昌。靳准因其女得宠于刘粲。[29]
靳准阴有异志,怂恿汉隐帝刘粲收杀了太宰景、大司马骥、车骑大将军吴王逞、太师顗、大司徒齐王劢,朱纪、范隆奔长安。[30] 八月,刘粲在上林治兵,计谋讨伐石勒。以丞相曜为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仍镇长安。靳准为大将军、录尚书事。粲常游宴后宫,军国之事,一决于准。准矫诏以从弟明为车骑将军,康为卫将军。八月,靳准在汉都平阳发动政变,勒兵升光极殿,使甲士执粲,数其罪而杀之,谥曰隐帝。将居于平阳的刘氏宗室无论少长皆斩于东市,掘开永光、宣光二陵,拖出刘聪死尸斩首,焚毁刘氏宗庙。自号大将军、汉天王,遣使告知晋司州刺史李矩并向东晋称藩。[31] [32] [33]
刘石靖难
刘曜时为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镇守长安。闻靳准叛乱,亲自率领军队由长安出发赴平阳,石勒帅精锐五万以讨准,据襄陵北原。准数挑战,勒坚壁以挫之。[34]
赤壁称帝,延续汉祚
318年十月,刘曜行至赤壁(今山西河津市西北的赤石川[35] ),遇到了从平阳出逃来奔的太保呼延晏与太傅朱纪。他们劝刘曜称尊号,刘曜于是称帝,改元光初。以朱纪领司徒,呼延晏领司空,太尉范隆以下悉复本位。以石勒为大司马、大将军,加九锡,增封十郡,并前十三郡(前3+增10=13[36] ),进爵为赵公。[33] [37]
刘曜是刘渊的族侄,同属于冒顿单于之后的匈奴刘氏。刘曜高祖刘亮,曾祖父叫刘广,祖父叫刘防,父亲刘某早逝,史不载名。刘曜幼年丧父,被刘渊收养。他自少聪明好学,深为刘渊赏识。跟随刘渊多年,成为一个熟知汉文经典和骑射之术的文武全才。他少有大志,而又具雄才大略。刘渊建汉国后,他历任显要职务,为刘渊父子信任和重用。[38]
石勒讨逆,劫夺法器
石勒先进攻平阳小城,巴人及羌、羯降勒者十余万落,勒皆徙之于所部郡县(司州诸县)。汉主曜使征北将军刘雅、镇北将军刘策屯汾阴(今山西万荣西),与石勒成掎角之势,共讨靳准。
318年十一月,靳准使侍中卜泰送乘舆、服御请和于石勒;勒囚泰,送于流主曜,目的是使曜知城内无降意,以挫曜军势。曜谓泰曰:“先帝末年,实乱大伦。司空(指靳准)行伊、霍之权,使朕及此,其功大矣。若早迎大驾者,当悉以政事相委,况免死乎!卿为朕入城,具宣此意。”泰返回平阳,靳准因自己杀害了刘曜的母兄,沈吟许久而不愿听从。
十二月,左、右车骑将军乔泰、王腾、卫将军靳康等,相与杀靳准,推尚书令靳明为主,遣卜泰奉传国六玺降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