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83章 文官犯罪会错过太多

,按律法办。

诏令,陈相才接替金华知府职,于成龙外放金华知县,吏部挑选干才接替府县各职,原官全部解回南京治罪。”

“臣遵旨。”x3。

于成龙并不觉得做个附廓知县有什么不好的,吏部尚书李遇知就感觉压力山大。

去年,许都的括苍山之乱中,原金华府官吏全部被降成了东阳县官,现在的官吏都是刚补的。

还没一年又出事了,完全就是吏部选人不当。

毕竟一个府府衙有职官数十人,却没一个上奏朱大典族人不法之举,就算不存在渎职,那也有失察之罪。

归根结底,还是吏部选人不当,考核不严。

李遇知觉得要是此类的事情再发生一次,自己大概率保不住吏部尚书的职位,更不要说爵位。

“不行,我要努力,绝不能错失爵位。”李遇知暗暗发誓。

刑部尚书孟兆祥道:“殿下,陈相才所奏仅十余事,臣揣测以朱大典之威势,或有更多未察之处,臣请前往金华,亲办此案。”

朱慈烺想了想,道:“准,受害者赔偿由朱氏出,皆以田亩偿付,并给同等额银两。”

“臣一定处理妥当,绝不令百姓生怨。”孟兆祥说道。

示意其归列后,朱慈烺环顾诸朝臣,道:“虽未见奏报或弹劾,然如朱大典之事,必然不少,有地方官,亦有朝臣。

本宫给诸卿一个机会,凡是主动交出犯罪亲族并偿付受害者,免罪,若是朝堂查处,与最重者同罪处罚。”

沉默片刻后,王应熊出列拜下,道:“臣谢殿下宽宥,臣即刻令亲族之中犯罪者自首。”

“臣谢殿下宽宥。”

哗啦啦拜倒了三十多个。

狗仗人势嘛,朱大典的情况并非孤例,此时太子给出了台阶,必须接住。

有没有心怀侥幸的,只有各人自己清楚。

肯定是要查的。

就在太子要说几句时,魏六一拿着塘报进来,拜道:“启奏殿下,忠贞侯与倪元璐联合奏报,官军围献贼麾下张定国并三万人马,闯贼麾下蔺养成并一万两千人马于平里市。”

“递上来。”朱慈烺急忙说道。

朝堂上狗屁倒灶一堆事,很难让人有个好心情,还是军情能让人心情愉悦。

忽然之间,太子就理解了皇帝老爹为什么总是乐意冲杀在前。

打仗有手就行,结果总是好的,理政操心劳力费头脑还不一定能讨得了好。

而且前十六年憋屈够了,需要通过杀戮来发泄。

太子也憋屈。

就王应熊,砍头十次绝对不冤枉,但是为了征税,也是为了安抚郑芝龙,不得不留着。

看到官军抢了出山镇,又伏杀了马守应,太子露出了微笑,再看到秦良玉打算招降张定国和蔺养成及其部属时,朱慈烺陷入了思考。

秦良玉的奏疏里称之为张定国,实际就是李定国。

内心里,太子还是想招降的,毕竟历史上李定国是为汉家传承战斗到了最后,而且变现的相当厉害,确实是有培养的价值。

但是这家伙已经封王,如何安置还是头疼的事,最重要的是,李定国貌似跟着永历混的,其实只是因为永历成了汉家代表,并不是说李定国忠于大明。

太子的思考不妨碍江无水念奏报,因为是临时送来的奏报,需要让朝臣知道发生了什么。

朝臣的表情与太子差不多,听到连续大捷,都是欢欣鼓舞,听到秦良玉要招降时,脸色各异。

“……襄阳久经战乱,百姓多亡散,本有人家,十去七八,田地荒废,房舍倒塌,入目皆凄惨。

南阳之贼残暴甚于献贼,尤以老回回马守应治下最惨,凡是汉人之属,百不存一。

恢复地方,首在屯垦,而屯垦以人为要,张蔺二部四万余人,若能尽数招降,并分散安置屯垦,则来年军粮可自足矣……”

听到这话,朝臣们沉默了。

人秦良玉和倪元璐没谈仁义,开口就是经济,反驳还真要好好想一下理由。

太子一般不会反驳满嘴空话,但是会通过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大放厥词是个什么下场。

等江无水略带尖锐的声音消失,朱慈烺问道:“诸卿以为忠贞侯与倪巡抚谏言如何?”

“殿下,臣以为可行。”谢三宾当先表示赞同。

因为秦良玉和倪元璐是太子心腹嘛,赞同这两人就是赞同太子,绝对没毛病。

当然,谢三宾有自己的想法。

不想错过《东山再起》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