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会结束,朝臣退出大殿,三三两两往外走去。本文搜:断青丝小说 dqsbook.com 免费阅读
“李主事。”
工部主事李平安一惊,连忙看向身后。
税部郎中闻文达走过来,皮笑肉不笑地说道:“主事之父真是办了一件好事,本官定然要去请教的,还望主事通报一声。”
李平安之父李长寿,而闻文达既不想李家平安,也不想李家人长寿,因为他家在江西有铁矿,每年能赚一万五千两,朝廷推行矿藏改革,他家毛都没得一根。
能不生气?
咱也不乱搞,就盯着你李家的赋税,但凡少一文钱,首次罚款,二次判刑,绝不姑息。
若是往日,李平安自然不怕,毕竟他也是有大哥带的,但是今日太湖士绅惹了众怒,他不敢指望老大护着他了。
李平安陪着笑说道:“郎中息怒,下官回去即劝家父撤诉。”
“你能劝你爹撤诉,可能劝太子放弃矿改?可能阻止法部的荒地法令?”旁边的御史中丞钱宇寰阴恻恻地问道。
李平安面如土色。
是,太子没想着对付太湖士绅,却让天下士绅来对付他们。
土地是命根子,清平盛世怎么会抛荒?没人耕种!为何没人?被朝廷迁徙走了。
这下子,天下士绅都要想想怎么留下佃户,免得土地被收为国有。
怎么挽留?
降租。
天下这么大,士绅这么多,损失不可计数,谁能甘心?
矿改就更没挣扎的余地。
怪谁?
不敢怪太子,那就怪太湖士绅,不是他们搞事情,太子也不会推出这两条政令。
李平安很慌,顾不得解释,一溜烟跑去应天府衙。
史可法带着尚书侍郎郎中们在翻阅案卷,原告们站在堂下等候询问。
贸然进去肯定会被训斥,但是不进去任凭事态发展,等全天下士绅联合起来打压,即便太湖士绅家大业大,最终也只能风消云散。
踌躇片刻,李平安低头进了大堂,拖起李长寿就走。
有他带头,又进去十来个官吏,把自家人拖了出去。
因为是自家儿子,李长寿没有反抗,到了衙门外才问发生了什么事。
“方才朝堂上,太子颁发两条诏令,田地抛荒一年收为国有,山林矿藏未经朝廷批准而私采者罚没,就在应天府尹上奏你们告状之后。”李平安言简意赅地说了朝堂变故,又道:“散朝时,税部郎中御史中丞威胁儿子,显然是将两条政策诞生怪罪到太湖士绅身上。”
“狗……”
李平安猛地拉了他爹一把。
狗太子出口,全家死绝。
李长寿反应过来,惊出一身冷汗,又不甘心地说道:“他们不去怪始作俑者,倒来找太湖人的麻烦,是觉得太湖商帮好欺负吗?”
李平安说道:“太湖商帮势力虽大,却被天下士绅排斥抵制,货物无法流通,外边购置的产业也会有各种麻烦,到时候无法经营,只能退回,仅凭太湖周边一隅之地,又能坚持多久?
爹,收手吧,给太子服个软,丢人总比丢命强。”
李长寿甩开李平安的手,呵斥道:“你以为为什么这么多人参与,他们都蠢吗?不,是因为我们不反抗,迟早得被朝廷吃干抹净。我们所作所为是为天下人请命,天下人必不会负我太湖商帮。”
“若是天下人感念太湖商帮,就该上表以壮声势,而非威吓儿子。”李平安可怜巴巴地说道:“爹,太湖商帮代表不了大义,朝廷才是大义啊。”
“说这么多有什么用?政令将发,太湖商帮骑虎难下,这个时候收手,天下皆怨,坚持下去,智谋之辈必不会坐视不理。”
说完,李长寿转身回去衙门里。
史可法等人还在查看诉状。
被告太多,一人一状,一千多份,一时半会也看不完。
苏昌升进来,拜道:“阁老,小人撤诉。”
“苏兄三思。”李长寿跳了起来,道:“诉讼官府,法度赋予我等的权利,此时撤诉,前功尽弃啊。”
苏昌升没搭理李长寿,坚持撤诉。
他侄子遭受的威胁更多更直白,当然要先想办法平息众怒,而在他看来,撤诉就是平息众怒的最好办法。
还有七个人跟着苏昌升一起撤诉,他们的见识比李长寿差了不少,不然也不至于被鼓动着来告状。
此时,东宫里的太子还不知道太湖士绅内部已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