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62章 清君侧

铛~铛~铛~

汉中南郑黄官庄,两个衙役敲着铜锣走到了近前。本文搜:看书屋 kswxsw.com 免费阅读

“乡亲们聚一聚啊,朝廷布告。”陈大力叫道。

听到声音,百姓们都聚了过来。

十一月了,没什么事情,都在家闲着呢。

见人聚拢的差不多了,陈大力说道:“乡亲们,朝廷征贡品……”

“什么?巡抚不是说了,免除所有赋税吗?”

“你们这些狗腿子好大的胆子,敢背着巡抚私自收税。”

“走,去找巡抚告状,非得让这些狗东西喝一壶。”

百姓们立刻炸了锅。

他们可不管征贡品跟征税有什么区别,只知道自己会背上很重的负担,当然不愿意。

“乡亲们听我说完,听我说完。”陈大力连连吆喝下止住了抗议,连忙说道:“这次是太子花钱买,不是赋税,抚台说了,汉中茶叶卖不出去,大家日子都不好过,把茶叶卖给太子,能赚不少钱,完全可以过个好年。”

“大老爷真是这样说的?”有人问道。

黄官村虽是在山里,然而距离汉中府城也就六七十里,一天就能到,他们的消息很灵便,也知道巡抚是个好官。

最起码许诺的免除赋税都做到了,哪怕前线需要军粮,也是采购后雇人运输,所以汉中恢复的还不错。

只不过所谓的小江南,也就汉江两岸,稍远一些的地方尤其是山里,只能靠天吃饭,这日子也就勉强维持。

所以听到倪元璐要给太子卖茶叶,都心动了。

“你们也知道抚台清正廉明,我们绝不敢假传他的话的,抚台让南郑县各村运一百石茶叶去府城。

这是给太子的,千万不敢跟糊弄西边一样糊弄太子,那是断大家的生计。

月底之前运到,要赶在圣诞节之前运去南京,时间很紧的,过时不候。”陈大力说道。

又有人问道:“只要雨前嫩芽,那些老茶怎么办?”

陈大力不满地说道:“抚台能帮你们卖茶就不错了,还要怎么的?太子什么好茶没尝过,你那劣茶配给太子看吗?留着,等商路通了卖给西边的鞑子去。”

汉中盛产茶叶且品质颇高,唐时为贡品,宋时转运开封不便,转而运往陇右熙河地区换马,由此汉中成为与成都、开封并列的三大财源城市之一,至国朝,汉中茶叶贸易越发兴盛,官方每年以汉中茶三万担易边马三万匹,民间贸易额数百万两。

但是随着流贼兴起商路断绝,茶马贸易衰落,如今关中甘肃皆为贼人占据,贸易彻底断绝,大量茶叶凋零在树上,官民心急如焚却无计可施。

此时太子大把撒钱恢复,倪元璐果断抓住了机会,但是他没敢弄劣茶糊弄太子。

青海甘肃乌思藏不讲究,也讲究不起来,茶包里掺树叶也无所谓,国朝产茶区可不少,把这样的茶叶给太子,以后就别想着做生意了。

总之,先把太子的胃抓住,然后图谋南直隶的市场,再往全国扩张。

有这样的觉悟人不少,但是更多的还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尤其时情况复杂的地方。

湘西多土司,因为云南广西改土归流,各土司之间一直在串联,可谓暗流涌动,为求稳,湖南巡抚李之椿按下了朝廷布告,决定不从湖南征集贡品。

但是架不住有心人借此做文章。

此时,保靖州筸子坪长官司长官廖中承、滑石江巡检司巡检廖世功,隆江巡检司巡检廖长禄以及廖家族人齐聚一堂。

因为都是自家人,廖中承开门见山地说道:“永乐年,朝廷授予我等世职,令我等保境安民,二百年来,我等兢兢业业,不敢怠慢,朝觐供奉,无一所缺。

当今无道,削我等世职,二百年传承化为乌有,子孙后代沦为庶民,百年之后,你我与山民何异?

矿产山林,天生地长,本为我等安身立命之基,朝廷一纸诏书剥夺,全不顾我等泣血哀求。”

诸人脸现悲愤。

改土归流对朝廷有好处,对他们却只有坏处。

土皇帝变土霸王而不可得,终日里为生计奔走忙碌,甚至难求温饱,想想都心酸地流泪。

朝廷还要收走矿藏。

这可是财富源泉,优渥生活的保证。

“世叔,你说怎么办?”廖长禄急不可耐地说道。

廖中承脸上出现狠厉,道:“朝廷征发贡品,山民必然惶恐,我们可以趁机挑起事端,让朝廷知道我们的厉害。”

不想错过《东山再起》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