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该用饭了。本文搜:86看书 86kanshu.com 免费阅读”
“气都气饱了!”徐瑾很不耐烦,全没有朝堂上表现出的淡定。
“大美兄不必生气,此事本来就有些急促,徐徐图之便是。”盛启元劝道。
徐瑾说道:“今日被否决,下次没有好机会,绝难再提。”
盛启元笑道:“民意难为,今日之所以被反对,乃是因为我等只在朝廷发力,未曾在民间造势。开放奴隶贸易成功,天下人皆得利,失败,太子不能以此降罪,谁不蜂拥向前?”
徐瑾想了片刻,点头道:“只能如此了,奈何缓不济急,这一天天的损失,实难承受。”
“也有办法。”盛启元放下茶盏,说道:“朝廷不是要出兵惩戒南掌嘛,到时候必多俘虏,我等买一些运回来当做佃户即可。”
说的是佃户,其实是奴隶。
北宋立国之初,为增加税收扩充兵源,再加上一点点的儒家仁义思想作祟,诏令禁止民间蓄奴,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直接签个终身契约,依旧是变相蓄奴。
盛启元打算模仿一下。
只要不抓大明百姓为奴,官府大概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他没想过,时间久了后,会不会有人跟山东孔府一般拘禁百姓为奴呢?
此时,太子已经把奴隶贸易的事情放在了一边,他正看着倭国传来的情报。
德川家光废天皇,登基称帝。
“这厮动作太慢了。”朱慈烺丢下奏报说道。
“但是很稳当。”孙传庭说道:“将反对者调往朝鲜,既挡住了建虏,又没了反对,实在一举两得。”
“看他能稳多久了。”朱慈烺轻笑道:“一边要镇压国内,一边要在朝鲜抵御建虏,怕是最终鸡飞蛋打。”
“建虏没有水师,说不定倭寇能坚持多久。”孙传庭说道。
建虏什么时候打掉倭寇水师,什么时候结束朝鲜战争,不管代善还是豪格都是一样的。
“行了,让它们咬着吧,议一议出兵南掌的事。”朱慈烺说道。
孙传庭说道:“殿下诏令出兵有些急躁了,若是南掌东吁与南交趾叛军联手,南方的压力就太大了。”
“无妨,只是防守的话,其实三两万兵就够了。”朱慈烺信心十足地说道。
孙传庭说道:“臣相信官军的战斗力,只怕各部将官不太稳当,须得重新调派。”
没说谁合适谁不合适,这是军机处的职责,他不会越俎代庖。
朱慈烺点点头表示知道了,又道:“本宫打算动员福建浙江的百姓迁徙山东,先生以为如何?”
孙传庭说道:“夏季不良于行,却可以准备起来。”
两广往南,福浙往北,而内陆贵州江西的百姓会自发往这些地方迁徙。
在社会安定的前提下,人口是会主动或被动地往资源充裕的地方流动,就比如苏杭士绅跑去招徕佃户一样。
“南安侯提议以奴隶取代矿工,先生以为如何?”朱慈烺又问道。
“殿下,国朝乃仁义之邦,岂能允许蓄奴?”孙传庭惊讶地反问了一句,又做沉思状,继续说道:“但是那么多战俘总要处置的。”
“知心者,先生也!”朱慈烺笑道。
孙传庭跟着笑。
大家都是体面人,怎么能做奴隶贸易那样的不体面事呢?
没法,大明人的道德水准太强,自我要求太高。
但是那么多战俘要处置,白白养着不但要粮食,还容易让他们有力无处发泄总想着作乱,只能送去开矿修路消耗精力喽。
太子是这样想的,皇帝是这样做的。
此时,山东曹县县城外,一千多战俘挥舞着锄头,努力翻着田地,即便汗流浃背依旧没有半分懈怠。
旁边,一队明兵百无聊赖地忍着太阳烘烤,丝毫没有担心战俘暴乱的意思。
“光秃秃一片,连个躲太阳的地方都没有,迟早被晒死。”军兵张小二嘟囔着抱怨。
把总沈星接道:“所以说太子圣明呢,也就是今年迟了,不然肯定要种树。”
“明年种树可就我们动手了。”另一个军兵毛大头带着惆怅说道。
晒太阳确实怪热的,但肯定比干活强。
“没事,这批战俘放为百姓,不是还能抓嘛,实在不行去辽东抓,什么时候把山东种满了树什么时候罢手。”
沈星意犹未尽,唱道:“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儿女下夕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