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近军兵听着,都入了神。
铛铛铛~
一阵铜锣打破了安逸。
“吃饭了吃饭了,吃完饭继续干。”
吆喝中,一什军兵推着两辆车到来。
乱七八糟的东西一起煮的饭,寥寥几片绿叶子的汤里有几粒油花,即便如此,战俘们依旧充满了干劲。
开垦满一千亩则放归为民,并授田二十亩。
这就是朝廷开出的劳改条件。
相当宽厚。
主要是这些战俘都是汉人,甭管是自愿还是被迫参加虏军的,终归是相同的血脉,加上山东劳力紧缺,便给予了特赦一般的条件。
好处就是战俘们充满了热情,而军兵看押难度大减。
后方热火朝天的重建,前线依旧是兵马奔驰。
此时,皇帝正在追逐一队建虏斥候。
这些斥候看到金甲的第一反应就是转身跑路,奈何皇帝坐骑乃是千里驹,很快被弓箭射落。
沐天波领着军兵收拾战利品时,远处又一队斥候飞奔而来。
自己人,皇帝放下了弓箭
“启奏陛下,虏酋多尔衮亲领八万大军进抵交河!”
“终于来了。”朱由检精神一振,道:“诸卿,回城备战。”
诸亲卫聚集,簇拥着皇帝回到了景州城里。
“陛下擅突袭,不若回师德州以支援各处?”马岱小心翼翼地提议。
朱由检不耐烦地回道:“早跟你说过了,朕在景州,多尔衮才不会乱跑,等他到城下时再说。”
马岱挠了挠头,想劝却不知道怎么劝了。
防线太长,多尔衮兵力太多,难免被他突进去,因此皇帝决定坐镇景州,以身为诱饵,把多尔衮吸引在景州。
等到时机成熟,让张煌言与黄得功配合,去抄了多尔衮后路。
“建虏或许以为朕是虚张声势。”皇帝摸着下巴想了下,道:“取纸笔来,朕要给多尔衮送战书,约其单挑。”
“此举不妥,多尔衮不过是伪王,岂配让陛下动手?”马岱说道。
“做个样子而已,你以为那厮敢跟朕动手?”皇帝毫不在意地说道。
什么身份不身份的,不如战略目的重要。
穷尽一切手段把多尔衮吸引过来。
战书写好,马岱取出两个俘虏,让其把战书带回去。
忙完了的皇帝拍拍手,说道:“诸卿想一想,为什么那厮只带了八万大军来?”
是啊,为什么只带了八万大军?
要说粮草不济,那么就该各地据守不出而不是主动进攻,若是防备豪格,十二万也太多了,肯定不会是后军还在草原上走着,因为要是后军未至,多尔衮不会露面的。
萨尔浒之战被建虏吹的神迹一般,但是建虏学到的教训是真切的——要集中使用兵力。
想了片刻,陆周忽然说道:“不会是闯贼翻脸了吧?”
“还真有可能。”朱由检眼睛一亮,道:“唯有这个理由,才能让建虏不得不大量分兵。”
“陛下,臣去抓几个舌头拷问一番。”马宝请缨。
“不急,等多尔衮给出反应就能判断了。”朱由检说道。
如果真是李自成翻脸了,多尔衮大概率不会给皇帝回应,甚至不会进攻山东,最起码在北方防御弄好之前不会进攻的。
此时,齐河县城里,多尔衮正在研究军情。
皇帝判断的不错,多尔衮给了多铎十万兵马去收复失地了,他能动用的就八万本部和前线各将的六万兵马。
十四万看着不少,其实相对于明军着不算多。
所以他在犹豫要不要进攻。
没等下定决心,皇帝的战书送到了面前。
多尔衮打开一看,拍案而起,怒道:“明帝欺我无力乎?”
多尔衮,来单挑!
就这么六个字,把明帝的傲慢表现的淋漓尽致,归根结底还是明帝认为他没实力。
“王爷,臣要出战。”准噶尔第一勇士尼禄斯旺请缨。
他打遍西域未曾一败,多尔衮领兵西进时,数万大军没有一个能在单挑中赢他的,等他随着多尔衮东返时,大清第一巴图鲁闻风而逃,所以尼禄斯旺想自认为已经是西方北方第一勇士。
“人人皆言明帝勇武,臣要打败了他,便是天下第一勇士。”尼禄斯旺说道。
就你个没脑子的还想……对啊,阵前斗将而已,有武力就行,智力无关紧要!
多尔衮下定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