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77章 李自成的孤注一掷

铛铛铛~

钟声敲响,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往村口的晒谷场走去。本文搜:读阅读 duyuedu.com 免费阅读

远远地看到村长与校长身后的女子,村民们眼睛一亮。

这些村民都是移民,十有八九都是光棍汉,一直记着朝廷的承诺。

每个人都能有媳妇。

到了近前,光棍们皱起了眉头。

“怎么这么黑啊?”

“嫌黑就别要,老子全包了。”

“这怕不是朝…东阳女子吧,倭国女子也没这么黑。”

“东阳已经是省,指定不能从那迁女人过来。”

“肃静。”村长王大安叫道。

立刻鸦雀无声。

别看王大安少了条胳膊,然而其乃京营出身,最讲究令行禁止,在他发声后依旧窃窃私语,是会吃藤条的。

“这次朝廷从南交趾运了三千名女子过来,我去布政司磨了半个月,给你们要了五十个回来。

我跟陈校长商量好了,按照卖粮数量跟识字数量排名,前五十名才能买,后面的……”

王大安环顾诸人,骂道:“狗日的,让你们上课跟要命一样,识字算数学不会就算了,官话也跟狗屎一样,再不好好学,回去日狗去!”

不少人低下了头。

种田,大家是充满了劲头的,毕竟多收多得,没有人会跟粮食过不去,学习,有个毛用?

跟天书一样,听的脑壳疼,又不可能科举做官,完全没必要为难自己。

“我跟陈校长说好了,等下半年的时候举行一次考核,有几个合格的就要多少女人回来,没有合格自己玩鸟。”王大安骂骂咧咧。

村民们重新抬起了头。

还有机会。

也是,以前是从东阳运女人回来,现在是从倭国或者南交趾运,一批批络绎不绝,迟早能分上媳妇的。

但是王村长一口唾沫一根钉,真要是学不会官话,怕是要一辈子打光棍。

王大安退后两步,村学校长兼教师陈梁上前一步,道:“乡亲们,别怪王村长说话难听,这也是为你们好。这些女人都是学的官话,你们要是不会,话都说不明白,怎么过日子?”

对对对,您说得对。

村民们不断点头。

“种田能让我们吃饱,却很难富起来的,不管做工还是做买卖,识字的工钱要高……”

陈梁老生常谈。

往日里左耳进右耳出,今天有女人在面前,终于灌进了脑袋里。

说教之后,陈梁开始点名。

“张立春,年前卖给官府一千五百斤粮食,官话最好,当有购买资格,有没有异议?”陈梁问道。

诸人皆摇头。

去年底,官府下乡收粮,真金白银收的,但是不少人害怕挨饿,或者想等青黄不接时粮价更高,便没把存粮卖出去,只有张立春卖了大半存粮。

这种行为很危险。

一旦来年有个灾荒,他卖粮的那点钱根本不够用。

什么,这些粮食是充作军粮的?

嗨,朝廷打仗,跟我们平头百姓有什么关系?先紧着自家肚皮再说,再说咯,税又没少缴,可不能亏钱。

不能说百姓忘恩负义,而是现实就是这么个现实。

“张立春。”陈梁叫道。

“我在。”张立春越众而出,搓着手陪着笑,不时看向那些女人。

“八两银子,挑一个回去随便看。”王大安说道。

“谢谢村长,谢谢校长。”张立春从怀里取出钱袋,从里面掏出八张一两的银票来。

银票是民间称呼,官方称之为纸钞。

百姓们不愿意出售存粮,跟官府用纸钞收购也有一定关系。

大明宝钞形同废纸,擦屁股都嫌硬,即便官府再三说可以缴税,商铺不得拒收,百姓依旧抗拒。

万万没想到,官府是真收的。

陈梁收了钱,给了票据,又让张立春签字画押后,让其挑了个女人。

当他挑了个屁股大好生养往回走时,村民们无不艳羡。

八两银子买一个媳妇贵吗?

不贵。

如今的山东有近百万人口,其中男子八十万,老弱十万,女子十万,人口比例严重失衡,民间彩礼飞涨,动辄百两起步,普通人家根本承担不起。

要知道一户五十亩田,刨除种子、税收与口粮,一年忙到头也就赚个二十两的样子。

不想错过《东山再起》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