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就是朱璟溧敢喊出六万军队灭倭国的底气。
朱聿键想了想,没有再多说。
太子不会坑他们。
毕竟他们跟朱璟溧之间多有联系,知道他在琉球确实很自在。
朱慈烺打开地图,说道:“倭国以及北方的虾夷和苦兀两岛就是此次的目标,四藩会聚东阳后可以进行调查与确认,具体怎么分配你们自己商量,有争执上奏,本宫协调。”
“谢殿下隆恩。”三王拜下。
他们敏锐地抓住了“协调”这个词。
太子不过多干涉,给予足够的自主权,有利于发挥。
“还有什么困难?”朱慈烺问道。
“若有所需,臣会上奏殿下求援。”朱聿键说道。
“嗯,那就早点动身吧,军机处已经在调派船只,也可以走陆路前往东阳。”朱慈烺说道。
见太子哥无视了自己,朱慈炯忍不住说道:“王兄,臣弟想跟四王去倭国学习用兵治民之道。”
“天下擅用兵者无过于父皇陛下,治政则本宫为第一,何须去倭国学习?”朱慈烺无情地断绝了朱小三的念想。
他要是跑路了,谁来守陵?
“你与四哥守陵,并参与主持修复十二陵之事。”朱慈烺伸出满是老茧的双手,继续说道:“你俩不但要学习组织,还要亲自动手,以示孝心。”
“臣弟遵旨。”朱慈炤爽快地应下。
他没什么想法。
就算按照兄终弟及的继承顺位,也得等朱慈烺一系全军覆没并且朱慈炯一系没人了才能轮到他,实在不必奢望。
朱慈炯磨磨唧唧不吭声,很不情愿。
溜出去才能培养心腹,守陵只能落得满手老茧。
终究还是被苏常安蛊惑了,惦记着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此时,远在归化城的多尔衮则很实际。
他派出了使者去联络李自成了。
李自成还在迁徙之中,正好卡在了归化城与奴儿干都司中间,多尔衮担心李自成拦截奴儿干都司逃过来的女真人,因此派人交涉。
只能交涉,打是没法打的。
他被明军打的损失惨重,李自成却几乎保持着全部军力,实在是打不起。
“皇上,虽说李自成目标是北海,然而其途中经过各部范围,必多冲突,不可不防,且卧榻之侧不容他人,当早做筹谋。”洪承畴说道。
“此话不错,却不合时宜。”李稼陈意味深长地说道:“若是没有危险,各部如何老实听话?”
“就怕李自成趁机做大。”宁完我说道。
“蒙古各部不会臣服李自成。”李稼陈斩钉截铁地说道。
道理大家都知道。
李自成是汉人,而且是明国手下败将,与其投靠他,还不如重新跟着多尔衮混。
是的,来到归化城的多尔衮发现,原本如过江之鲫的部落只剩下大小三五个,以至于他全部兵力还不到三万。
蒙古各部实在是靠不住。
这就是李稼陈不同意与李自成开战的理由。
让各部吃吃苦,认识到没了多尔衮他们啥都不是,然后才好收服。
这个道理洪承畴与宁完我都懂,但他们依旧提议与李自成打一场。
谋士可以有很多,心尖尖只有一个,谁还不想当那个唯一呢?
多尔衮很头大。
外有明国虎视眈眈,又有李自成这个搅局的,内部草原各部叛逃,又有满汉之争,汉臣之间也是勾心斗角。
这就是内忧外患。
“幸亏取代了福临,不然就这局面,早分崩离析了。”多尔衮暗暗庆幸。
不幸中的万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