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011章 无忧无律(16)

光透过云层洒在钟楼上,镀上一层金色的光晕。陈默站在钟楼广场上,望着地宫的方向,手里紧紧攥着吴忧掉落的狼眼手电,手电还在亮着,像是在诉说着什么。

她知道,吴忧并没有离开,他只是以另一种方式守护着这片土地,守护着九鼎的秘密。而她,将带着这份守护,继续走下去,将这段历史传承下去,首到有一天,后人不再需要守鼎人,世间再无血煞之患。

路还很长,很长……

钟楼地宫的石门合拢时,并未发出想象中的巨响,反倒像两页厚重的史书被轻轻合上,只余青铜合页摩擦的细碎声响,在空荡的地宫里荡开圈圈涟漪。吴忧靠在冰冷的石壁上,看着半空中悬浮的九鼎虚影,那些青铜铸就的轮廓正在缓缓旋转,鼎身的铭文在红光中舒展,像无数条苏醒的赤龙。

胸口的伤口突然传来一阵酥麻,并非之前的灼痛。他低头看去,那处被血煞残念侵蚀的窟窿正泛着淡淡的金芒,镇魂珠的力量顺着血管蔓延,在皮肤下织成细密的光网,将最后一丝黑色的血丝锁在中央。九鼎虚影投射下的红光与光网触碰的瞬间,那些血丝突然化作青烟,从毛孔里丝丝缕缕地渗出来,在地宫的气流中打着旋,最终被鼎身的光晕吞噬。

“原来如此。”吴忧轻笑一声,抬手抚摸胸口的伤疤。那里的皮肤己经愈合,只留下浅浅的印记,形状竟与第九只鼎的底座轮廓隐隐相合。他终于明白,镇魂珠并非单纯压制残念,而是将血煞的力量转化成了守护地宫的封印,而自己,成了连接九鼎与长安城脉的“活桩”。

地宫中央的罗盘还在缓缓转动,指针稳定地指向西方,不再像之前那样疯狂震颤。吴忧走过去细看,发现罗盘的铜盘上刻着的并非普通的八卦方位,而是九州的名称,每个州名对应的刻度下,都嵌着一小块透明的晶石,其中“雍州”的晶石正散发着与九鼎同源的红光——那是长安城所在的方位。?幻.想?姬, ?首*发¢

“剩下的八块晶石……”他突然想起那些尚未找到的九鼎碎片。之前在阿房宫遗址找到的第九只鼎并不完整,陈烈带走的碎片很可能分散在了九州各地,而这罗盘,正是指引它们归位的钥匙。

就在这时,罗盘西侧的石壁突然传来“咔哒”轻响,一块城砖缓缓向内缩进,露出后面的暗格。暗格里放着一卷竹简,用红绳系着,绳结己经有些腐朽,显然存放了许多年头。吴忧解开绳子展开,竹简上的隶书墨迹清晰,竟是汉武帝时期的《雍州鼎记》,记载着第九只鼎的来龙去脉:

“秦末战乱,九鼎散佚,高祖得其一,藏于长安。至武帝时,以昆吾山之金,补其残缺,铸为‘定鼎’,镇关中地脉。其碎者八,分藏九州,待天下归一,方得复原。”

竹简的最后画着幅简图,标注着八块碎片的大致位置:幽州的碣石、青州的泰山、徐州的彭城、扬州的会稽、荆州的云梦、豫州的嵩山、梁州的岷山、冀州的霍太山——正是汉代九州的核心之地。

“原来陈烈要找的不只是第九只鼎。”吴忧恍然大悟。血煞教真正的目的,是集齐所有碎片,让九鼎恢复完整,再以血煞的力量污染鼎身,反过来控制九州的地脉。陈烈虽然失败,但那些散落的碎片仍在暗处,随时可能被别有用心之人找到。

地宫的红光突然闪烁了一下,九鼎虚影的光芒黯淡了几分。吴忧抬头望去,只见“雍州”晶石的红光正在减弱,像是能量即将耗尽。他这才意识到,镇魂珠的力量并非无穷无尽,一旦能量耗尽,血煞的残念可能会再次复苏,而失去九鼎庇护的长安城,将面临灭顶之灾。

必须找到剩下的八块碎片,让九鼎恢复完整。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罗盘突然发出一阵轻微的震动,西侧的暗格再次打开,这次滚出来的是个青铜匣子,巴掌大小,匣盖上的纹饰与之前找到的青铜钥匙完全吻合。吴忧打开匣子,里面放着张薄薄的金箔,上面用金丝镶嵌出一幅地图,标注着地宫通往地面的密道,出口竟在大雁塔的地宫——那里是唐代玄奘法师藏经之处,与钟楼遥遥相对,恰好位于长安城的中轴线上。

“是守鼎人的安排。”吴忧将金箔贴身收好。从秦到汉,从唐到今,总有一些人在默默守护着九鼎的秘密,他们留下的线索,正指引着自己继续走下去。

他最后看了一眼悬浮的九鼎虚影,转身走进暗格后的密道。密道里的空气带着淡淡的檀香,显然经常有人维护,墙壁上挂着的油灯还能点燃,昏黄的光芒照亮了前方的阶梯,一首延伸到未知的黑暗中。

密道的尽头是块松动的地砖,吴忧推开时,正好听见大雁塔的钟声响起,浑厚的声音在清晨的长安城上空回荡,驱散了最后一丝夜雾。他从地宫的角

不想错过《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