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彧出宫的时候,他的身边除了三岁的九皇子,还有五岁的小三郎,以及八岁的长宁公主。
楼彧温和的君子面容上,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无奈:虽然这是圣人、太子对他们夫妻的信任与看重,但就这么的将皇子皇女皇孙打包塞来,还是让他有些许无措。这几位不只是身份贵重,还颇为受宠。一个个的,在宫里都是小祖宗,去到骊山,更加的不可怠慢。幸而阿姮也有个公主名号,还占据着“阿姊”(阿姑)的身份,勉强能够压制一二。楼彧仍是一派云淡风轻,心里却已经开始盘算接下来的计划。太子已经答应让他去邕州,圣人那儿,应该也会赏赐可以克制邕王的天子剑。太极宫有了允诺,楼彧就能去跟阿妮谈判。先让她把太子妃的病情稳定下来,然后楼彧再交接大理寺的差事。还有京中诸事,楼彧也会提前安排好。“最快一个月,最慢三个月,我就可离京去岭南!”算算时间,他的十九岁生辰,正好可以在京中度过。“不知道阿姮给我准备了什么生辰礼……”楼彧的思维果然够发散,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他从离京时间想到了自己的生辰,又从生辰想到了小丫头:“唉,刚成亲,就要与阿姮分别了!”是的,从楼彧想到去邕州的那一刻起,他就没有打算带着王姮一起。那可是邕州啊,地属岭南。山高路远,偏僻蛮荒。除了恶劣的自然条件,楼彧此次去邕州,不是正常赴任,而是为了解决邕王惹下的大麻烦。在邕王的封地,严惩邕王,只靠一个刺史身份,以及天子剑是不够的。就算楼彧带足了护卫,还能够调动都护府的兵马,也要经历一场恶战。他,是去打仗的,带着阿姮,倒不至于成为累赘,却有可能让她深陷危险之中。他的小丫头,从小娇生惯养,吃过最大的苦头,约莫就是那次日夜兼程跑去登州,受了些骑马的罪。更多的,是没有的。一路风餐露宿,即便阿姮能忍得下,楼彧也不舍得。左右他此次去邕州,快则几个月,慢则一两年,他就不折腾小丫头了。王姮在京城,反倒有更多的事儿。国公府、公主府都需要她照看。骊山书院也需得有她坐镇。还有这几位……楼彧低下头,看了看一、二、三个小家伙,幽深的眼眸中再次闪过一丝似有若无的木然。他和阿姮自己还没有孩子呢,就先给旁人看孩子了。这,确实是莫大的荣耀,可也是沉重的责任啊。……阿嚏!阿嚏!王姮还不知道自己即将收到的“惊喜”,她接连打了几个喷嚏,接过白芷及时递过来的帕子,轻轻擦了擦。“阿玖,你没事吧?”王棉坐在王姮对面,见她这般,赶忙关切的询问。王姮则向旁边躲了躲,若自己真的着了凉、得了风寒,可不能传染给阿棉。阿棉现在是孕妇,万不能得病。“无妨!估计是有人惦记我呢!”王姮嘴里说着开玩笑的话,却还是下意识的与王棉保持距离。见王姮这般小心,王棉知道她的担心,心下熨帖的同时,忙说道:“阿玖,很不必这般小心。我没有那么脆弱。”她腹中的胎儿也不是怂蛋。哪里会轻易得病?“……”王姮没有说什么,这种事儿,没有什么可争论的。小心些,总没有错。她继续刚才的话题,“阿棉,你说要在骊山修建马球场、游乐场?”“嗯!因着汤泉山庄、骊山书院的缘故,咱们这一片儿自主形成了一个小镇。”“除了原有的百姓,还有许多京中权贵。” “不提这些,单单是书院的学生,以及因为书院而聚集到此地的文人雅士就有几百人。”在古代,一个拥有千户人口的县城,就能算是一个下县,属于符合基础标准的行政单位。骊山书院及其周遭地区,却聚集了一两千人,也已经不是小镇,而是即将达到县城规模。关键是,这里所居住的,不是普通百姓,而是消费能力极高、对于文化产业非常热衷的年轻人。消费人群决定消费项目,王棉早就有所规划。她将摘星楼的分店开在骊山,便有探路的目的。而摘星楼这几个月的经营,直接证明了她的预估没有错——骊山,将会成为又一“商圈”。酒楼成功了,马球场、游乐场等,也该安排起来。尤其骊山地广人稀,还有山岭等天然优势,王棉觉得,完全可以打造出一个集文化、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商业体。“……听着非常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