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146 疯狂的转会!这名球员,我们皇马非买不可!【求订阅】

作为中锋来说,哲科的争顶还是不够强。

这里说的是争顶,不是头球。

加雷斯·贝尔、沃尔科特和迪马利亚就不同了。

作为边锋,尤其是速度型边锋,三名球员的特点又很不一样。

杨诚也要针对性地进行雕琢。

例如,同样是射门。

加雷斯·贝尔走的就是c罗那种,大力出奇迹的路线,以球速和力道取胜。

沃尔科特则是以巧取胜。

迪马利亚跟他们都不同,他需要练好自己的右脚。

其实,迪马利亚的右脚真没有很多人所想象的那么差。

但在比赛里,他总是不由自主地选择用左脚,甚至宁愿插花脚,都不用自己弱势的右脚。

这就是一种长年累月养成的踢球习惯的问题,近乎条件反射。

作为边锋,又是433,少不了就是边路内切。

而提到边路内切,杨诚相信,所有2024年的球迷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罗本。

球迷们是如何夸赞罗本的?

防守球员明明知道他要内切,就是挡不住他!

这当然不是虚的。

罗本的右路内切后起脚打门,堪称是他的独门绝技。

边路内切后起脚打门,这是一种边锋十分常见的射门得分的手段。

那为什么罗本能独步天下呢?

所有人都会习惯性地说,他的速度、技术、节奏、球感……还有内切后的射门技巧等等。

但如果有兴趣,逐帧逐帧放慢了去分析罗本的内切后起脚打门的动作,再逐帧逐帧去对比c罗、加雷斯·贝尔、梅西、萨拉赫、内马尔等人的内切起脚打门动作。

很容易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从罗本的最后一次触球,到他起脚射门,中间间隔的时间和距离是最短的。

例如c罗,他左路内切后起脚,往往需要3步,最少需要2步。

哪怕是矮个子的梅西,他在右路的内切晃开防守球员后,最后触球的那一下到起脚打门,往往也需要2步。

可罗本呢?

他每一次内切完成之后,往往只需要一步就直接起脚。

如果用游戏的术语来说,把内切起脚打门看做是一项法术,那罗本的施法时间要远远少于其他人。

施法时间短,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范尼斯特鲁伊为什么是小禁区之王?

因为他射门的施法时间短,摆腿动作幅度小,所以在密集的禁区里,他的射门很有威胁。

罗本也是一样。

在正面进攻的时候,突然内切,晃开防守球员之后,很容易会获得一个起脚的空间。

施法时间长的,需要的空间就更大,施法时间短的,需要的空间更小。

这不仅仅是基本功、球感、变向等方面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射门技巧的问题。

更重要的其实是身体的第二次变向。

第一次变向很容易理解。

以罗本为例,就是纵向变成了斜向或横向。

罗本的身体也要跟着转身。

转身变向之后,罗本是背靠着右路,面向左路,横着带球的。

但问题来了,这时候球门是在罗本的右手边。

感兴趣的人可以尝试一下,想象足球在自己的面前,自己要朝着右手边的方向去射门,会是什么结果?

身体平衡性稍微差一点的,当场直接就失去平衡倒地。

就算是身体平衡性不错的,估计也只能勉强完成射门。

能打出多少力道?球速多快?角度控制如何?

这些恐怕都很难控制好吧?

更别说是做到像罗本一样,随心所欲了。

注意,这还是在没有对抗,低速甚至是静止状态下。

如果是在球场上,高速运动,同时高强度对抗的情况下呢?

问题到底在哪里呢?

杨诚前世,其实做过这方面的研究。

得益于后来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进步,通过各种比对和分析,尤其是运动科学的发展,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

就是起脚打门之前,第二次转身变向。

第一次转身变向其实不难,因为不需要发力,主要是带球。

但第二次转身变向时,同时还要完成起脚打门。

从原来的面向左侧,转身变向了斜向球门,甚至是直面球门。

不想错过《名满天下》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