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好一个结果是好的。”杨嗣昌说道:“卢大人。你是否还记得,我曾经劝过你,不可浪战。可是你却没有听进去。巨鹿一战,敌众我寡,你却执意出战。济南一战,本应该稳扎稳打,等待援兵。你却冒险出城作战。要不是你运气好,现如今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呢。打仗不能凭运气呀。”
卢象升冷笑道:“杨大人。我也想等援军,可是援军在哪里?济南城当时危在旦夕。根本坚持不了几日。如果不冒这个险,清军定然会攻入城内。到那时为时已晚。”
杨嗣昌继续说道:“你这绝对是危言耸听。张大人仅有几百守军,就能守住那么多天。你带了一万多人救援,最起码也能守一个月吧。当时,刘大人和孙将军已经集结队伍,准备增援济南。来个里应外合,定然能够将清军歼灭于济南城下。现在倒好,清军又打到京城了。”
这叫什么话。还在济南歼灭清军。
简直是痴心妄想。
这明显是向自已发难。
卢象升刚要反驳。
程国祥说话了,他说道:“皇上。诸位大人。今日我们要商讨下一步对清军的作战。现在清军就在城外五十里了。咱们还是先研究此事吧。”
崇祯见此情景,也说道:“不错。今日咱们是研究接下来的行动。建斗。说说你的想法。”
卢象升说道:“皇上。现如今清军如同一条泥鳅一般。运动战,我们并不占优势。这些日子的围追堵截,效果并不好。我也想过这个问题。微臣认为,判断好清军的撤退路线,在沿途部署人马,层层布防,即便是最后他们出了关,那也是损失惨重。这要比现在的策略,好很多。”
崇祯听了,看了看杨嗣昌。
杨嗣昌反驳道:“先不说能否判断出清军的出关路线。即便是判断准确。难道清军就会按照你所判断的路线,乖乖走下去吗?难道他们不会从别的路线走吗?”
薛国观也说道:“如果将部队都安排在卢大人所谓的清军撤退路线上。那清军向京城发动袭击怎么办?我认为,现如今最重要的是,确保京城的安全。”
这番话获得了御书房内人员的一致同意。
当然,卢象升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