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朝廷钱粮捉襟见肘之外,两个人不支持卢象升,也是重要的原因。
这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卢象升被逼无奈之下,只能是向崇祯皇帝求援。
崇祯皇帝这些年被辽东局势,以及农民军搞得焦头烂额。
袁崇焕时期,就拿出了大量的白银支援辽东。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可是袁崇焕的“五年平辽”,却成了笑话。
卢象升的所作所为,崇祯皇帝虽然有些不解和不满,但是他也看到了卢象升在认真做事。
最后,崇祯皇帝从内库调拨了五十万两。
就这还是从日常开销,以及拨付辽东,这两块挪出来的。
除了这五十万两,还有一批枪炮和武器一同运达。
卢象升十分感动。
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已者容。
崇祯皇帝既然全力支持自已,那么自已一定要做出成绩来。
卢象升留下一部分钱作为日常经费,以及购买种子,农具等春耕必需品。
剩下的钱,全部拨给各卫所,清理了一部分欠饷。
他也向辖区各卫所表明,年底前一定全部补齐欠饷。
至于训练军队,他命人组织工匠,组建了一个小型兵工厂。除了研究枪械、大炮制造外,重点生产冷兵器,以及燧发枪的弹丸。
无论是训练,还是日后的战斗,弹药必须充足,否则燧发枪就是一个烧火棍。
卢象升制定的训练操典,十分实用。
将士们也十分上心。因此,军队的训练进展十分迅速。
无论是标兵,还是新组建的四个卫。
其他各地原有各卫所,也都进行招募兵员、补齐军饷、训练军队等各项工作。
就在卢象升大力整顿卫所、积极训练备战之际,
河南传来了一个消息。
确切地说,是一个坏消息。
一个颇让卢象升头疼的坏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