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2章 叛军先锋孙可望

从京城到四川,大约三千六百里地。

圣旨到这里,最快也得一个月。

卢象升接到傅宗龙的八百里加急,

圣旨已经在路上了。

再加上崇祯皇帝设定的一个月期限。

留给自已的时间根本不到两个月。

也就是一个多月的时间。

现在是崇祯十二年六月二十日。

换句话说,在八月初,就得全部剿灭。

傅宗龙正在为自已积极筹措粮草和武器装备,

卢象升是非常感激的。

至于军队。

自已作为督师,可以调动九省兵马。

如果从广东、广西等地调兵,

自已提出要求,到了兵部。

兵部上报内阁,

研究完毕后,同意了。

再通知广西、广东等地。

那边接到通知后,

前来增援。

到了四川,估计已经到了最后期限。

即便是从云南、贵州调兵,

也差不多。

所以卢象升没有调兵的打算。

相反,他却有了调集几名将军的想法。

第一个,就是东协总兵官曹变蛟。

此人是曹文诏的侄子。有勇有谋,勇冠三军。

作战十分勇猛。

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第二个就是山海关总兵马科。此人勇猛程度仅次于曹文诏。也是一员猛将。

第三个就是密云总兵唐通。

第四个就是高杰。此人原为李自成的部下。

因与李自成妻子邢氏私通。担心被李自成发现,就带着邢氏投降了官军。目前应该在贺人龙手下。

除了这四位在任的。

卢象升还想到了几位回乡的将军。

第一个龙在田。原为熊文灿的手下。

当初,熊文灿命他在谷城监视张献忠。张献忠反叛,熊文灿被免职。

他也被罢官回籍。此人英勇善战,是个人才。

第二个是王世钦。大将王威之子。因病辞职,返回家乡。

第三个就是他的弟弟王世国。

第四个就是侯世禄。多年前因溃兵,减死戍边。后期因率子弟从军入卫,免戍回籍。

第五个就是尤世威的弟弟尤世禄。前些年辞职返乡。

这几个人除了龙在田老家是云南的。

其余都是陕西榆林卫人。

卢象升研究妥当,当即命人八百里加急,回复傅宗龙。

这些人赶来,也得一个月之后。

卢象升主要还是希望他们能够帮助自已剿灭李自成。

在卢象升看来,李自成要比张献忠厉害。

为什么这么说呢。

李自成的一些做法,对老百姓非常有效。

他十分注重宣传工作。

比如最有名的“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这些琅琅上口、通俗易懂的话,拉近了与穷苦百姓的距离。

大家纷纷投靠李自成的叛军。

眼下,卢象升主要想要龙在田和高杰两个人呢。

其余人,则是为下一步剿灭李自成做准备。

不过王世钦、侯世禄等人现在就在陕西。

卢象升除了求助于傅宗龙,

朝廷可以启用他们。

还派尤世威回陕西招募这几个人。

尤世威一直在自已手下任副总兵。

由他出面,再好不过了。

送走了这两拨。

卢象升又对军队进行了重新部署。

要想快速剿灭张献忠。

卢象升认为,还得调兵。

从最近的湖广,以及河南调兵。

湖广的辰州卫、常德卫、平溪卫和镇远卫,进入四川。

河南方面,则抽调弘农卫、怀庆卫和汝州卫,进入陕西作战。

朝廷下达期限。

卢象升只能是调人、调兵从快剿灭叛军。

从另一个角度看,

其实这也是一件好事。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

将压力华城动力。

不过,这也存在极大的风险。

万一不能在规定期限完成剿灭叛军的任务,

那自已还真有可能被崇祯皇帝杀头。

不过卢象升也想好了。

如果没有按期完成,那就逃亡海外。

无论是调人,还是调兵,

卢象升都以最快的速度安排下去。

他还向陕

不想错过《大明:卢象升力挽狂澜》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